韩国情511影城电影:皇帝的称号“**祖”“**宗”“**帝”,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18:58:55

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
“功”一般是指在开疆拓土上有所建树。
“德”一般是指有治国才能者,贤德的君王。
以清朝为例: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在开疆拓土上做出重大贡献,所以称“太祖武(高)皇帝”(太祖为庙号、武(高)为谥号)
其子皇太极子继父业,但终究还是没有入关。所以只能称“太宗文皇帝”
顺治福临在多尔衮的协助下进北京、统一全国。在疆土上有所收获。所以称“世祖章皇帝”
康熙玄烨由于在平三番、收台湾、剿灭回部叛乱。所以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再往下由于没有在开疆土土上有所作为的君主,所以全部称“宗”

这个问题涉及皇帝谥号与庙号之份.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各朝各代,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谥号。如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康熙的谥号是仁皇帝。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朝,此后除秦朝外都有庙号制度。唐以前,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追加庙号的标准是“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唐朝开始,几乎所有皇帝都有庙号。因此,唐以前的皇帝为大家熟知的是谥号,称某某帝;唐以后(包括唐)的皇帝,为大家熟知的是庙号,称某某祖或某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