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寸照片尺寸多少厘米: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的联系、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4 05:00:35

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根本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文学——心理学。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强调性本能。他开拓了从人的心理和历史研究文艺的先河。
传统的理论如影响深远的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如距离说等,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创作的角度,最多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作品的关系上来说。
当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发现,文艺主要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强调文学与精神的关系。弗洛伊德一说,更从人的最深层的意识活动来发掘作品的意义,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大跃进。

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根本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文学——心理学。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强调性本能。他开拓了从人的心理和历史研究文艺的先河。
传统的理论如影响深远的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如距离说等,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创作的角度,最多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作品的关系上来说。
当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发现,文艺主要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强调文学与精神的关系。弗洛伊德一说,更从人的最深层的意识活动来发掘作品的意义,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大跃进。

国思想学术界沸沸扬扬的“弗洛伊德热”现在终于归入沉寂,但近年来文艺创作中关于“深层现实”的展示、多重人格的揭露、精神分析的运用以及性题材的增多都说明了弗洛伊德主义的东渐和强大影响,我们已经再不能漠视其存在的现实。在这十年间的热潮中,弗洛伊德原著的翻译和表层的评述介绍是重点,而深入的研究是最为薄弱的环节,这必然导致中国文学艺术在接受弗洛伊德主义的时候缺乏理性的后果。在已经基本了解弗洛伊德主要学说的概貌以后,冷清下来,现在该是用分析批判的眼光和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其文艺思想、文艺心理学观点进行清理、评价和总结的时候了。弗洛伊德文艺思想及其文艺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对文艺作品、文艺家的创作历史和动机、创作与欣赏的心理机制、作品与梦之关系等问题进行精神分析,立论新奇怪诞,内容宠杂纷繁,体系松散零乱,具有很强的思辩色彩,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是一种介乎唯心与唯物、理性和非理性的折衷主义的文艺心理学理论。
一、意识与无意识
艺术创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形式,它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并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然而,艺术创造更是一种人类自我认识和探索的手段,它是极富形象化和个性化的精神思维活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艺术创造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时代,人们甚至把艺术创造完全看作一种心理活动并企图用天才、气质等先天因素来解释艺术心理中的个性化机制。尽管柯勒律治反复强调诗歌是心灵的产物,但他把意识看成这种心灵运动的决定力量,他在《论诗或艺术》中指出:“在每一件艺术品中都有着外部与内部的调和;有意识的东西对无意识的东西有那么深刻的影响,以致它显现在无意识的东西之中。”〔2〕与此相袭相悖,弗洛伊德不仅认为艺术创造纯粹是心理活动,而且认为最终是心理需要决定了这种心理活动,最关键的是他认为艺术创造是由人的无意识所支配制约。他的这些观点是以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深层心理学”理论作为科学依据的。
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最初是建立在意识和无意识这两块基石上的,他把种人格机制的二元结构看成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无意识是广阔有力、决定意识的部分,而人的能动意识过程却仅仅是心灵分离出的小部分或某些外在动作。这即是说,人的精神活动若是座冰山,只有很小的部分浮于意识领域,而绝大部分都淹没有意识水平面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这一发现无疑导致了人们对自我心理深度决定力量的重新认识,这是人类自我探索历史中一次重大的转折。1923年,弗洛伊德注意到了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的各种性能量,这种蓄储着大量原始冲动的“生活本能(eros)”是用笼统的无意识理论无法细分和概括的。因此,在《自我和伊特》一书中,他引入了“伊特”和“超我”这两个概念,修改了意识和无意识的简单划分,最后确定了自己的心理机制结构理论,对人的心理机制和级差提出了更基本的、更严格的标准,文艺创造中的心理机制也正是在这种普遍心理机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级“伊特(id)”代表着人的原始本能冲动,是人格中最有力又极难接近的部分,它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就象是一口充满混沌、激动和沸腾的大锅;第二级的“自我(ego)”是从“伊特”中产生出来的具有调节功用的社会因素,其心理构向是满足本能欲望,大部分为无意识内容,受“现实原则”的支配;第三级的“超我(supetego)”是弗洛伊德“自我理想”、“自恋作用力(narcissistic agency)”涵义的扩散,代表着更为严格的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压抑本能冲动,监督指导“自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这三者的矛盾冲突,构成了意识和无意识的对立;这三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心理机制的整体和特质:“伊特”代表了生物性的一面,“自我”构成了心理性的一面,“超我”意味着社会性的一面。意识是外化型的心理活动,而无意识却是本能冲动的原始贮存所,一切不能满足的欲望都被推进这个领域,暗中对人的行为产生支配作用。在本能冲动中,弗洛伊德最强调的是性欲,他称之为“里比多(libdo)”,这是一种几乎人刚出生就有的性能量,艺术创造和欣赏、做梦都是性欲冲动象征的、变相的满足,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基因就是无意识之中的性欲。
这样,弗洛伊德就奠定了他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学说的心理学基础:从无意识的象征表现来考察和决定文艺的本质和特点,从性欲本能的变相满足来评价造和欣赏,文艺实践最终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纯精神的心理活动。这种观点表明弗洛伊德研究文艺问题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他把人的本质和心理特质看成一种抽象神秘的东西,抽出了一切社会关系和实际在内容,造成了人性与社会、艺术与社会的分裂对立。事实上,决定人本质力量的并不是毫无社会内容的性欲或“里比多”。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断言的那样:“人的本质并不是某一个人生来固有的抽象的东西。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3〕
中世纪禁欲主义者认为,淫(性欲)万恶之首,这是每个成年人心须忏悔的基本动因。而婴幼儿是纯洁无邪的小天使,他们与性欲无缘,是防止奸淫、拯救人类灵魂的守护神。弗洛伊德是坚决否定这种宗教性学观念的一个离经叛道者,他发现意识与无意识的内容如同其特有的机制一样相去甚远,其本质差别不是成年期形成的,而是导源于婴儿时代。从医学观察中弗洛伊德看出:性特征并不是成年人的专有物,性感觉是婴儿生下来后几天便具备了的,尽管这种冲动往往表现为性欲与食欲、快感与排泄、手淫与游戏等综合现象,但其根源在于儿童已具备了生殖系统这样的内在生理性质。他在《释梦》一书中详细揭示了儿童心理深处隐藏着的对双亲的性动机和敌意动机,其典型表现是著名的“恋母情结(oedpus complex)”和“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幼儿对异性长亲要产生爱恋和性欲,有竞争独占的心理倾向,只是由于“阉割恐惧(fear of castration)”,才克制了占有欲,与同性长亲产生“认同作用”。弗洛伊德甚至认婴儿吃奶也是色情,其主要意义在于获得性的生理快感,这是人格发展阶段的第一个层次“口腔期(oral stage)”,的典型行为方式。
弗洛伊德自信洞悉儿童的一切,他竭力主张婴性欲,把它视为精神分析中最基本、最可靠的实证依据,并用来广泛地解释众说纷纭的某些文艺家的创作心理。他认为莎干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就有“俄底浦斯情结”,哈姆雷特王子明知叔父克劳狄斯弑兄娶嫂而迟迟不能行动报仇,就在于克劳狄斯满足了王子心灵深处埋着的杀父娶母的潜意识,克劳狄斯“使他看见自己童年时代受到压抑的愿望的实现”,情格上忧郁、犹豫实则是自己内心冲突的写照,连他自己都认为“其实并不比他要惩罚的那个犯罪的人更好”〔4〕。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童年回忆》里,他指出达?芬奇之所以从事艺术创作是因为早年亡母,强烈的恋母之情使他把母亲对他亲昵转化为对母亲的性欲,在久经压抑后却升华为对艺术的热爱,成了一位善于和喜爱描绘温柔美丽的圣母的杰出画家。弗洛伊德的后继者都很热衷于这种研究,如摩德尔认为雪莱的《西风颂》是早年性潜意识的反映,克拉奇分析爱伦?坡作品中的美女死亡主题是因为他钟情于美貌而早逝的母亲,是性意识的艺术补偿。弗洛伊德等人的研究有些牵强附会地把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行为与幼年时的性心理结合在一起,因为弗洛伊德坚持认为:“精神分析法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精神病范围。而且可以扩大到解决艺术、哲学和宗教问题。”〔5〕自恃着精神分析在临床上的一些成功,弗洛伊德任意轻率地解释着一切复杂的文艺和文化现象,不管什么东西到他那里都成了简单的因果关系或对应物,这不免要引起治学严谨的学者们的不满,哲学家维持根斯坦讥讽说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纯粹是“解释者希望得到的那种解释――那种可以作为梦的一种解释的东西”〔6〕。这就指出了弗洛伊德文论的主观臆想和唯心主义实质,揭露了他研究中极不严肃的非科学化倾向。@二、儿童心理与游戏传统
弗洛伊德作为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从不标榜精神分析法是可以经过实验的纯科学,也承认精神分析是一种“神话”,是由临床经验推的一系列假说。弗洛伊德的假说推断离对儿童心理、儿童行为的观察,他往往以生来俱有、从小形成的观点来证明成人本能习性的一贯性和历史性,以大量的观察感受来取代科学实验,弥补其思辩内省造成的论证空白。
弗洛伊德在研究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时,就是儿童期的游戏传统入手。他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指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么?孩子们最喜爱最热心的事情是他的玩耍或游戏。难道我们不能说,在游戏时每一个孩子的举止都象个创作家?因为在游戏时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一种新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7〕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游戏是儿童人格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正如前苏联儿童心理研究专家柳布林斯卡娅指出的那样:“儿童是通过游戏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在这种独特的活动中,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感情来模仿周围人的世界和生活。……在组织得很好的游戏中,儿童们表现出许多创造性的活动:想象、幻想、积极和全面的加工所感觉到的印象并找到游戏的新玩法。”〔8〕
的确,游戏在模仿生活和自由想象方面与艺术创造活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西方有不少文艺理论家都爱用游戏来解释文化的起源。最早提出这种看法的是康德,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把文艺成是源于游戏想象力和意志力的自由活动,称之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称音乐美术为“感觉游戏的艺术”。斯宾塞和席勒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艺术不过是“审美的游戏”。德国艺术史家朗格从艺术体裁来考察游戏,指出游戏是孩提时的艺术,而艺术是成熟的游戏,每一种游戏都会导致一种与之适应的艺术体裁。然而,弗洛伊德游戏与康德等人动机、方式完全不同,他不象他们是从纯粹的观念美学或艺术史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不象他们由游戏的外在形式而是根据游戏的心理特质从内部来研究游戏,这不啻是一次有价值的突破。弗洛伊德最感兴趣的是根据游戏的心理特质从内部来研究游戏,这不是啻是一次有价值的突破。弗洛伊德最感兴趣的是游戏时儿童的心理定势,以及这状态与创作中无意识、梦幻构向所形成的异向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在谈儿童心理时是把个体所经历的童年与社会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把丰富的社会现实简化成了凝固的心理机制,而人的发展的无限性和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也就被幼年生活的规律所局限了。因此,法国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L?塞弗说:“如果假定个性――不断改造和重新解释过去状态的个性――仅仅是建筑在儿童心理之上东西,仅仅是儿童心理的超结构(如果接受了这一点,我们就模糊了组成个性真正本质的一切),那就无法避开庸俗的遗传主义,实质上也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心理学化。”〔9〕尽管如此,弗洛伊德毕竟还是看到了儿童心理的真实内容,这对把握成人心理无论如何都是有帮助的。
从弗洛伊德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儿童游戏有三个最基本的心理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视真性”。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想象世界,但孩子们的感情是真实的,他说:“如果认为他对待那个世界的态度并不认真,那就错了;相反地,他做游戏时非常认真,他在游戏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10〕孩子们非常清楚游戏并不是“真实的事情”,只是“认真的事情”,“他很清楚将它和现实区别开来”,他们只是把游戏从感情上看成是现实生活,但决不在理智上把它作为真人真事,这是因为只虚构和想象而非真实才能给人乐趣。游戏与真实生活的唯一联系在于小孩爱“将他的假想的事物和情景与现实生活中可触摸到、可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11〕。如“自居作用(identifiation)”中男孩效仿父亲挥刀弄枪学打仗,女孩假扮母亲给玩具娃娃喂奶、缝补浆洗。但他们心理明白:一切都是假的!因此男孩决不会因用木刀砍不死“敌人”而嚎啕大哭,女孩也不会因为布娃娃不能吸奶而沮丧。第二特征是“持续性”。弗洛伊德认为:“人们长大以后,停止游戏,似乎他们要放弃那种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但是,凡懂得人类心理的人都知道,要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快乐,比什么事情都困难。事实上,我们从来不可能放弃任何一件事件,只不过是把一转移成另一件事罢了。”〔12〕儿童游戏心理在成年期在客观上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压抑(repression)”,在主观上就往往显示为一种“转移(transference)”,但从形象形式中获取快感的心理机制却积淀在心底,成为宝贵的创造素质,抛弃的只是虚构非得与某种真实事件连结的直观形式。弗洛伊德进一步阐述说:“做了十几十年工作之后,有一天他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重新消除了游戏和现实之间判别的精神状态之中。作为一种成年人,他可以将今日外表上严肃认真的工作和他小时候做游戏等同起来,丢掉生活强加在他身上的过分沉重的负担,而取得幽默产生的高度愉快。”〔13〕第三个特征是“暴露性”(开放性)。弗洛伊德把游戏看成儿童自由创造力发挥的自觉行为,儿童对游戏与现实的清楚认识表明这是一种积极的、为社会所赞同的意识,潜意识加野心和性欲以及婴幼儿性欲一般不直接构成游戏的具体内容,因此客观上没有必要,主观上也不知道将这种赤裸裸追求快乐的“单一”愿望藏匿起来,弗洛伊德认为孩子们没有理由掩饰这种愿望。这表明,儿童的心理在游戏这种高级创造形式中是彻底公开的,其开放趋向反过来也促进儿童想象,使之成为一片广阔无垠的自由天地,这与成人心理的自我封闭状态完全不同。
弗洛伊德从来就不把游戏简单地等同于文艺创作,他研究游戏心理是为了解释文艺创作心理的承继和原初,因为二者在表现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积淀的游戏心理往往了成了创作心理的契机。“视真性”直接培养了人们成年期对明知虚构的东西持认真严肃的艺术理想观;“持续性”成了灵感的触发点,构成了人们审美心理中的想象传统;“暴露性”虽然在文艺实践中走向了反面,但也正好显示了意识与潜意识相互逆转的运动过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弗洛伊德指出文艺创作“是幼年时曾做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14〕。
三、幻想、梦、白日梦与创作心理
游戏心理与创作心理有关,但不直接等同于创作心理,这表明弗洛伊德对不同的心理机制的把握是有分寸的。他认为直接构成创造心理的是“幻想”,它是游戏心理在成年期的继续,两者的区别在于幻想只是抛弃了“与真实事物之间的连接”,这即是说成年人的想象已不再受直观联想的局限,可以进行比较灵活自由的超直观思维,既可以借物构象,也不可能凭空想象,虚构的世界比儿童显然要丰富行多,因而也能获得更大的乐趣。
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幻想,弗洛伊德解释说:“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这些激发幻想的愿望,根据幻想者的性别、性格和环境而各不相同;但是它们自然地分成两大类,或者是野心的欲望,或者要想出人头地;或者是性欲的愿望。”〔15〕这即是说幻想是由本能冲动造成的,是欲力扩张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的差距,而野心和性欲在实际社会中是不符合“道德原则”的,必然受到“超我”的压抑,人们只得把幻想掩起来,“把幻想当作个人内心量深处的所有物”,人们彼此间不知道别人有否幻想,幻想的什么,甚至厌恶别人的幻想,在这里社会性的压抑明显地表现为“藏匿倾向”。在弗洛伊德看来,野心和性欲不能以赤裸裸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能借助幻想,因此也只是一种想象的满足,不会导致政治秩序、伦理秩序的混乱,有审美娱乐的感官刺激的文艺创作自然就成了表现人们感到害臊,不能容许的无意识的极好形式。它可以在无损于社会的情况下象征地满足人们没有满足的欲望,使深受压抑的精神绪得到恰当的补偿和正常的宣泄。
尽管弗洛伊德从社会的需求性来阐明幻想的必然,也照顾到了社会因素对幻想内容的制约,但他只看到了社会所暗示给人的无意识的部分,而社会为人们明显意识到阶级及政治、经济形式诸方面都被他故意忽略了,实际上仍陷入了精神生活需求决定精神生产供给的恶性循环之中,把人类创造文明、自我完善的积极行为看成压制恶习、逃避噩运的消极手段。T?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中批评说:“他的理论基础的悖谬或矛盾在于,这个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只是由于对已经构成我们身体的那些因素的强有力的抑制所发生的作用。”〔16〕
幻想对于文艺创造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早在上一个世纪的浪漫派诗人从写诗的角度研究过它,但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都把它看成艺术思维中的低级层次,不过是一种聚合和组织诗歌次成分的能力。弗洛伊德把他们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对幻想的研究最精当准确,又符合创作实际的是对幻想与时间关系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幻想既是普遍的、又是不尽相同的,幻想变化的根源是“日戳”,即时间给某种心理状态打上的烙印。弗洛伊德指出,幻想“仿佛在三种时间――和我们的想象有关的三个时间点――之间徘徊。精神活动是与当时的印象与当时某种足以产生一种重在愿望的诱发性的场合相关连的。从那里回溯到早年经历的事情(通常是儿时的事情),从中实现这一愿望;这种精神活动现在创造了一种未来的情景,代表着愿望的实现”〔17〕。幻想是无比丰富的,可以变幻出无数个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幻想的心理活动总是在某个生命体的全部时间历程中进行,不是某个孤立的时间点的产物。弗洛伊德列举了一个贫穷孤儿的幻想模式以后说:“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到,愿望是如何利用目前的一个场合,按照过去的格式,来设计出一幅将来的画面。”〔18〕任何作家都自觉或不自觉遵循了这种创作法则。在创作的全过程中早年的经验是素材的仓库,往往构成作品的基本内容,现在的场合的灵感的触发点,直接引起了幻想或创作的欲望;未来的画面被表述为一种理想,成为作品的主旨。这种民情况在心理小说和自传性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但要注意,虽然弗洛伊德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创作的心理状态,但却非常错误地把导致这种心理状态的根源归结为本能欲望。因为创作中有无意识因素就片面地把这种主观意识活动说成是绝对无意识的表现,这种偏向决定了弗洛伊德在本质上不能对艺术创作做出客观正确的解释和评价。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表明,幻想与梦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人在意识失控状态下的产物。经过意识化的艺术处理,二者都可能成为艺术作品,某些“意识流”小说就是昼梦的出色产物,而西方也有过把夜间的梦删节整理写成小说的例子。正因为幻想与梦有这样的联系,弗洛伊德在探讨幻想心理时没有忘记同他的“梦幻”理论挂起来,“梦幻”是他学说中很重要的部分,《释梦》被公认为他最成功、最有价值的著作,他在其中科学地解释了过去许多研究者悬而未决的梦境生活。问题和产生梦的复杂机制的问题,剖析了心理深处、无意识部分的作用方式和结构。1917年他写了《颜森的〈格拉迪瓦〉中的幻觉和梦》,对颜森小说作了精彩而引人入胜的分析,在这个富于幻想的作家的创作中进一步证实了自己在梦和精神病中所阐明的同一心理机制。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弗洛伊德又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梦和幻想的同源关系,他指出:“我们晚上所做的梦就是幻想,我们可以从解释梦境来加以证实。语言早就以它的无比智慧对梦的实质的问题作了定论,它给幻想的虚无缥缈的创造起了个名字,叫‘白日梦’。”〔19〕他认为不论夜间的梦还是白日梦都是受到抵制的羞于表达的愿望,是歪曲表现的、不知不觉潜伏在心中已久的无意识,因而“当科学研究成功地阐明了歪曲的梦境的这种因素时,我们不难认清,夜间的梦和白日梦――我们都已经十分了解的那种幻想――一样,是愿望的实现”〔20〕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创造中的心理机制与潜意识象征表现的白日梦的心理机制是完全一致的,不过是由儿童游戏心理“转移”为幻想心理,所以他干脆就说:“一篇作品就象是一场白日梦一样”,创作家实则是白日梦者。也就是说,作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自欺欺人,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故事,以餍自已和读者的冲动欲望。但这种满足并不是低级的、直观的,不是一味追求肉感刺激,更不是通篇都是色情和性描写来满足作为创作基因的性欲;相反,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是本能的“升华(sublimation)”,作家的职责和任务就在是模糊的意识之中通过创作将受到压抑的冲动欲望纳入艺术的轨道,得到适当的疏导和发泄,获得超物质化、超功利性的满足,以免成为压抑过度、情绪沉郁的精神病患者。因此艺术的社会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它是预防治疗全社会人们的精神病隐患的有力工具;尽管文艺是无意识的象征表现,人们获得的不过是精神的、变相的满足,但它却导致现代文明的形成,在有意无意之间永远屹立起一个高尚而实用的目标,这是一种并不庸俗的供需关系。
社会的物质文明异化了人们传统的血亲关系,孤独感与人的自由同时降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承认人的关系是互相依赖又互相独立的,但独立不过是对他人的反抗,因为“他人就是地狱”,人不可能彻底沟通、彻底理解。弗洛伊德也认为的心灵最终是互不相通的,人与人之间一些不可逾越的心理屏障,彼此厌恶他人的幻想。而作家的幻想之所以能为社会所接受,成为预防治疗精神病的灵丹妙药,就在于作家用伪装和形变来减弱自己的利已主义的白日梦性质,在个人的幻想中增加纯形式的审美因素,用“预示快感”来刺激读者的感受力,使之消除对他人幻想的厌恶感,从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艺术幻想中得到美感享受,“得到那种来自更深精神源泉的更大乐趣”。在这种艺术实践中,伊特和超我、“快乐原则”和“道德原则”就和谐地统一起来了,人们既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又不必为此自我责备或感到害羞,不同的心理机制在保留自身特征的情况下取得了谐调平衡。由此可见,弗洛伊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艺本身的评价是积极而富有信心的,难怪他非常推崇许多伟大作家对心理的洞察,一再撰文对他们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心理描写给予高度的评价和精彩的分析。我们很难说二十世纪以来许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共同具有的失望于社会现实而厚望于文学艺术的逆反现象与弗洛伊德的积极文艺观是毫无关系的。
四、结束语
弗洛伊德的学说从问世之初起就一直在广泛的争议,即便是在中国也不例外。但正是在旷日持久近百年的褒贬声中,他却成了本世纪最具国际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总结评价弗洛伊德学说的时候,我记得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C?克莱芒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弗洛伊德在分析艺术作品时,总是力求揭示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最大的差别性,这种态度有时达到了诡辩的程度。”〔21〕这段批评同样也适用于评价他对文艺心理机制的研究。弗洛伊德是很看重不同心理机制的差异性的,但另一方面,区别是为了统一,真正的相异之处存在于统一体之中。因此弗洛伊德尽管对文艺创造心理机制的论述繁多叠复,但集中到一点就地无意识理论。他不仅想说明文艺创造的心理受无意识的支配,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文艺活动中确实有无意识的存,在印证他区分分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的正确性,让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科学成为他毕业为之奋斗的“深层心理学”的最有力、最通俗的注脚。因此,在他的文艺心理学论述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思维轨迹和思维等式:无意识的满足→(=)游戏心理的“转移”→(=)幻想→(=)梦幻→(=)白日梦→(=)文艺创造或欣赏。这些既有区别又联系的心理机制被弗洛伊德千方百计地揉合在一起,形成了观点新颖但又结构松散的文艺心理学系统,他的理论观点开启了二十世纪西方美学、文艺理论研究的心理学时代,现今东西方不少审美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观战都曾正面或反面地得益于弗洛伊德主义,这是他对国际学术界不可煞杀的一大贡献,西方有许多学者把他与马克思、爱因斯坦并列合称为改变了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的评价也是有一定道理和根据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仍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带有一些根本性的错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弗洛伊德对文艺创作本质规律进行探讨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弗洛伊德的文艺思想,他本人晚年有两段重要的自白值得注意,在《自传研究》的后记中他写道:“在绕着自然科学,医学和精神治疗学走了一辈子弯路之后,我的兴趣又回到了在我还不谙世事的时候就使我迷恋的那些文学问题上。”〔22〕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中他又说:“关于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我在此要说的只是一家之言,必然具有主观性,这不足为奇”。〔23〕这些自白既是弗洛伊德对其文艺思想的成因(非文艺本体根源化倾向或文艺理论的医学、心理学副产品性质)的解释和对其所有理论学说的自我评价,也应当成为我们研究、批判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观点的基本出发点。

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根本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文学——心理学。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强调性本能。他开拓了从人的心理和历史研究文艺的先河。
传统的理论如影响深远的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如距离说等,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创作的角度,最多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作品的关系上来说。
当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发现,文艺主要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强调文学与精神的关系。弗洛伊德一说,更从人的最深层的意识活动来发掘作品的意义,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大跃进。

弗洛伊德是欧洲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病医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树立者。他在探求神经病的原因时,逐渐从生理病因说走向心理的病因说。他认为人的意识可分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要治好神经病人,就必须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挖掘浴意识领域的动机和欲望(主要是性的冲动和欲望)。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1895年,弗洛伊德与初格伊尔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897年,弗洛伊德在反复地、深入地进行自我分析中,发现自己小时候热恋自己的母亲,与此同时,他妒嫉并敌视父亲。由此,他创造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布洛伊尔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性的观点,于是弗格伊德便和另一位学者弗利斯以通信的形式研究问题。90年代后期,在俄国和波兰,反动派残酷迫害犹太人。这种对犹太人的迫害影响了整个欧洲。弗洛伊德也遭到种族主义者的排斥和打击。但他仍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和探讨。1900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这是他的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作。这本书印了600本,但问世后遭到冷遇,8年才卖完。虽然如此,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已成了国内外著名的独树一帜的心理学家。1909年,他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的邀请,到该校参加20周年校庆。他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此后他的学说日益受到重视,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弗洛伊德独树一帜,自成学派,对心理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分析学的缺点是(1)片面夸大潜意识的作用,贬低意识的作用,这就必然陷入非理性主义。(2)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实际是将人和动物等同起来,把人降低为动物。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相《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来揭示内心深处隐蔽的思想感情。他在这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第一,他“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无意识就是潜意识。他强调潜意识,认为这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好象一座冰山,掩没在水面之下的是冰山的绝大部分,属潜意识领域,而在水面上的意识领域只占冰山很小的一部分。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潜意识是人们本身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的隐蔽的、深沉的部分。第二,他认为性的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都起着极为巨大的作用,而且正是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精神的最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其价值不可能被估计过高的贡献”。他认为潜意识领域一般与性本能相联系。他反复论证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潜意识领域内的精神活动比有意识的精神状态更为复杂微妙。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它控制潜意识,使它留在最底层,复杂、调皮、活跃的潜意识一次次冲出来,又一次次被看守人打回去。弗洛伊德认为“三部人格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这就是人格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是人的本能,包括生活本能和死亡本能。这是一种生物冲动,是人的原始力量的来源。它属潜意识范围,按照快感原则,要求满足原始本能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延续个体和种族生命的本能是“生活本能”,或者称为里比都。他还认为人类除有“生活本能”外,还有一种项亡本能”。它包括“自我毁灭”、破坏性、侵略性等冲动。本我包括人的生活本能和死亡本能。由于译名不同,它又被称为“意底”或“伊德”。它属于潜意识范围,不受理性、道德、法律和各种社会习惯的约束。如果仕它自由泛滥,就可能造成危害社会和个人的严重后果。“自我”,这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它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婴儿最初只有“本我”。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懂得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能顺利地满足“本我”的要久于是形成了“自我”。本能始终是为了要达到追求快乐的目的,但是通过它的教师——必然性的教育,使它接受了事实的原则。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是:“这个原则说到底也是以快乐为目的的,不过由于考虑到事实,是被延续和减轻了的快乐,“自我”是保护个人的精神调节因素,它控制“本我”,以免本能肆元忌惮,造成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代表不可遏制的欲念,“自我”代表理智和深谋远虑。“超我”,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人格结构中的——个组成部分。“本我”所遵循的是快感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弗洛伊德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时,发现许多病人由于自己违反了社会道德而深感内疚,甚至有一种犯罪感。可见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有“超我”的部分。这是人和动物不同之处。动物有本能。在和环境的接触中,也多少发展了“自我”。但“超我”却是人类所特有的。“超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常所谓的“良心”,另一方面是“自我理想”。儿童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父母的影响下,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逐步有了明辨是非的道德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冗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长大的人依赖父母生活,留下一个沉淀物。这个沉淀物构成了自我里面一个特殊的机关,使父母的影响能够长期存在。儿童内,L1的这种沉淀物就是父母的人格和代代相传的社会道德。这种道德、良心、理想就构成了人格中的“超我”。“自我”在人们身上起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它要使“本我”的要求得到满足,又要考虑现实环境的条件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能通过,即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因此,人格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现代派作家都推崇弗洛伊德并或多或少受到这位心理学家的影响。弗洛伊德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性本能,认为这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原动力。他把人的精神机制和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他对人的变态心理和梦作了长时期的、认真的研究。按照他的看法,梦是愿望的达成,这种愿望与潜意识有密切联系。神经病的根源也是由于潜原识中性本能受到压抑而陷入幻想境界。潜意识和性本能也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作家通过创作使本能和欲望得到宣泄。他还认为所有的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作家的创作是白日做梦,他们在创作中也表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的这些论点对现代派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派分学在内容上的特点是着重表现自我,强调表现主观世界。现代派作家笔下的人物经常是变态的、不正常的男人或女人。有的是疯子,有的是白痴,还有一些人是虐待狂或被虐待狂。现代派作家还经常描写人物的性本能。他们对人的潜意识特别感兴组描写人类心灵的奥秘,在心理描写方面掘进很深。他们热衷于描写主人公的梦魇、幻觉、意识流、暗示、象征、自由联想等。例如英国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对人物的性本能和变态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作品的女主人公毛莱缺乏理性,只有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作品的结尾所描写的是她在半醒半睡之间的梦幻和意识流。这种跳跃式的内心独白长达40多页,中间并无标点符号。其中有一部分独自是这样的:“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该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除了一二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就会大闹起来”。这里所表现的完全是人物迷离恍您的心理状态,明显地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法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所写的《亿流水年华》,长达300万字,全是主人公一圈套一圈的回忆,揭示了人物的前意识和潜意识,从头至尾是梦幻和意识流。
现代派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派、超现实主义派、新小说派、表现主义派、荒诞派等都受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自我,并经常运用象征、梦幻、暗示等艺术手法。象征主义派认为,艺术不是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梦幻的浪漫形式表现主观世界,描绘作者内心深处的奥秘。他们认为作家的王国是深沉的梦境。他们的创作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密切联系。弗洛伊德的学说引导现代派作家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挖掘,进行多层次的心理描写,扩大了文学反映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弗洛伊德片面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认为文学创作是表现自我,因此这类论点显然对现代派文学起了不良作用。

26.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是什么?
27.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包括些什么内容?
28.阿德勒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9.荣格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0.威廉·詹姆期的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现代派文学有什么关系?

--------------------------------------------------------------------------------

26.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是什么?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和性本能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本能冲动的净化与升华。他用索福克勒斯的《伐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他认为人在儿童时代,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由于爱恋自己的母亲,便妒嫉和仇恨自己的父亲。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人们童年时期愿望的达成。这种愿望本来早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一旦文学家“由于人性的探究”而发掘出俄狄浦斯王的罪恶时,“他使我们看到内在的自我,而发觉尽管受到压抑,这些愿望仍旧存在于心底”。他认为这部悲剧中的命运的震撼力必定是由于我们内心深处也有类似的呼声,因此才引起我们的共鸣。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男孩都恋母姑父,他把这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感情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在分析哈姆莱特这个形象时,弗洛伊德说:“哈姆莱特能作出所有的事,却对一位杀掉他父亲、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那是因为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经潜抑良久的童年欲望。于是对仇人的恨意被良心的自谴所取代,良心告诉他,他自己实际上比这杀父娶的凶手好不了多少。”他认为在哈姆莱特身上同样存在“俄狄浦斯惰结”。与此同时,他还认为,所有的女孩都爱恋父亲,妒嫉母亲。他将这种被压抑的感情称为“埃勒克特拉情结”,因为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内容是埃勒克特拉怂恿哥哥杀掉母亲,为父亲报仇。弗洛伊德强调,一切文艺作品是作家内心潜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俄狄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技情结”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是为了表达作者不能满足的愿望,是以艺术形式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宣泄。他说:“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而梦是与幻想相联系的,因为“我们在夜间所做的梦,不是别的,正是幻想”。潜意识有种种强烈的愿望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于是在梦中以幻想的形式得到满足。艺术是白昼梦,同样是作者愿望的满足,是被压抑的感情和本能欲望的宣泄。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以歌德和霍尔姆霍兹等作家为例说明这个问题。歌德在年轻时常到法官布扶家去。他爱上了布扶的女儿夏洛蒂。当他得知这个少女己和别人订婚后,内心感到万分痛苦。后来,歌德的好友叶沙雷爱上了上司的妻子,因不能如愿而在绝望中自杀。歌德在听到这消息后,异常激动。他象做梦一样,构思了著名的作品《少年维持之烦恼》。在他内心被压抑的性的火焰或爱的本能升华为伟大的艺术作品。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由于愿望得不到满足才进行创作。他“从现实转开,并把他的全部兴趣、全部本能冲动转移到他所希望的幻想生活的创作中去”。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作品常常是作者的“自我披露”,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说:“我们将选择并非自命不凡、却同样有着广大男女的浪漫小说作家、长篇及短篇小说作家来讨论。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有一个作为注意中心的主人公;作者用尽一切手段来赢得我们对主人公的同情,把主人公置于他的特别厚爱的保护之下。如果在一个章节的末尾,主人公因为重伤而流血不止,人事不省,那么,我在下一章的开头肯定会发观,他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逐渐康复。……我同主人公一起历尽艰难险阻,却感到很安全……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不受伤害的重要特征,正好清楚地披露了“自我”陛下一一一切白昼梦以及小说的主人公。他认为自我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与神经病人有相似之处。神经病人对现实不满,使离开现实走向幻想的世界。艺术家也从他所不满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到他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去。他和神经病人不同的是,他仍然有清醒的意识,他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地把握现实。 弗洛伊德还认为,艺术家通过创作,使自己的潜意识愿望得到假想的满足,并且还能引发并满足读者自身的潜意识愿望。与此同时,艺术家还利用形式美的那种可感知乐趣,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弗洛伊德很重视文学的形式美。他认为文学形式必须富有戏剧性,富有幻想或想象,生动而具体。作家和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象做梦一样,采取疑缩、改装、转移、倒置、集锦等手法,使作品带有浪漫性、戏剧性.典型性和象征性。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有不少片面的、偏颇的看法,但他用现代心理学来研究文艺创作,也不无可取之处。
27.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包括些什么内容? 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开首便说:“我们这些外行一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就象那位对阿里奥斯托提出了相同问题的主教一样——想知道那种怪人的(即创作家的)素材是从哪里来的。他又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使我们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而且激发起我们的情感。——也许我们还从来没想到自己竞能够产生这种情感呢!假如我们以此请问作家,作家自己不会向我们作解释,或者不会给我们满意的解释,正是这一事实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而且即使我们很清楚地了解他选择素材的决定因素,明了这种创作虚构形象的艺术的性质是什么,也还是不能帮助我们成为创作家。” 弗洛伊德认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孩子们最喜爱、最热心的莫过于他们玩耍的游戏。在游戏时,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创作家所做的,就象游成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在语言中保留了儿童游戏和诗歌创作之间的这种关系。 弗氏还说,人长大以后,停止了游戏,似乎他们要放弃那种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但是凡懂得人类心理的人都知道,要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快乐,比什么事情都更困难。大人只是把小孩的“游戏”变成“幻想”。他在虚渺的城堡创造出那种我们叫做“白日梦”的东西来。大人的幻想活动本如孩子的游戏那么容易被入察觉。成年入总会为自己的幻想感到害躁而把他们藏匿起来,把自己的幻想当作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所有物:弗洛伊德认为,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因此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幻想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野心的欲望,二是性欲的愿望。如果幻想变得过于丰富,过分强烈,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发作的条件就成熟了。 文中还说:“我们晚上所做的梦也就是幻想。”“语言早就以它无比的智慧对梦的实质问题作了定论,它给幻想的虚无缥渺的创作取了个名字,叫‘白日梦’。”弗氏把富于想象力的作家比作“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把作家的作品比作白日梦。一篇作品就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哪怕是神话,也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他认为,“自我”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故事中的“好人”都是帮助己成为故事主角的“自我”的,而“坏人”则是这个“自我”的敌人或对手之类。在心理小说中,作者仿佛是坐在主人公的大脑里,而对其余的人物都是从外部来观察的。现代小说的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有一些小说,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古怪”小说,看来同白日梦的类型形成很特殊的对比。 文中还写道,白日梦者小心地在别人面前掩藏起自己的幻想,因为他觉得他有理由为这些幻想感到官羞而难于启齿。而且,即使他把自己的幻想告诉别人,也不一定会给别人带来愉快。但是,当一个作家把他创作的剧本或小说摆在我们面前,或者把我们所认为是他个人的白日梦在书本上告诉我们时,我们感到很大的愉快。作家的任务就是通过创作的技巧来克服我们心中的厌恶感,通过改变和伪装起来减弱他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并且在表达他的幻想时提供我们以纯粹形式的,也就是美的享受或乐趣,从而把我们收买了。我们给这样一种乐趣起了个名字叫“刺激品”,或者叫“预感快感”;向我们提供这种乐趣,是为了有可能得到那种来自更深的精神源泉的更大乐趣。弗氏说;“我认为,一个创作家提供给我们的所有美的快感都具有这种“预感快感”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虚构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享受。
28.阿德勒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阿德勒(1879—1937)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原是弗洛伊德的信徒。后来建立了“个人心理学”派别。他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一、他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不象弗洛伊德那样把人格分成三个部分。 二、统一的人格以及各种精神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由于精神生活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就能同社会环境互相适应。这种精神目标就是优越。人都把优越作为自己奋斗的总目标,一切心理活动都围绕这个总目标而进行。阿德勒认为:“无论他是在追求不可达到的理想或是古老的神祗,违犯一切的限度和准则,在他的道路的每一部分他都是受他的优越的渴望,他的自比于神的思想,他的非凡的魔术般的权力的信念所引导和驱策的。”他的这种有奋斗目标的论点就是强调意识和理性的作用,这和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非理性是相反的。 三、人们对优越性的渴望是由于存在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源于人类儿童时期。人在幼儿时期,必须依附于父母或别的人才能生存不去。他的弱小无力和无知使他对周围世界产生自卑感。他对自卑感的对抗称为“补偿作用”。作为补偿,他渴望消除自己的不足之处。阿德勒认为:“这样,这个儿童就达到了安置一个目标、一个想象的优越目标的地步,藉此,他的贫乏就转变为财富,他的附属性就转变为支配性,他的苦难就转变为幸福和快乐,他的无知就转变为全知,他的无能就转变为艺术的创造。儿童感到他的不安全越久而且越明确,他或者从身体的弱点或者从显著的心理弱点遭受的痛苦越多,他对生活的玩忽觉察得越清楚,他所安置的这个目标就将会越高:并且他对它就将会坚持得越忠实。”后来阿德勒把为个人优越的目标而奋斗的观点改为个人为使社会完美而奋斗的观点。他的意见是为个人的优越而努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一个人只顾追求个人优越就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结果形成优越情结。这种人极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飞扬跋扈,以致大家都憎恶他。阿德勒对自卑感的看法还是一分为二的。一方面自卑感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不断朝既定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自爽感也往往是神经病的根源。他说:“每一种神经病都可以理解为患者想要使自己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的—’砷企图。”过分的自卑感能导致一个人精神崩溃,神经失常。阿德勒把这种情况称为“自卑情结”。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论虽然不尽完善,不少心理学家对他提出批评。但他的学说包含唯物主义。他重视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这是应该肯定的。
29.荣格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荣格(1875—1961)是瑞士的精神病学家。他发展和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建立了分析心理学。他也认为人有潜意识,但他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不象弗洛伊德那样把潜意识全部看作是性冲动和罪恶。弗格伊德提出“自我”这一概念,他却在“自我”之外又提出“自身。达一概念。他认为“自我”包括在“自身”之内。“自我”是我的意识的主体,而“自身”则是我的总体的主体。他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他称为定势。一种定势指向人的内在世界,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根据这两种特征,他将人的心理类型分为两种,即内烦与外倾。性格内倾的人一般比较沉默,不喜交际,内心的思想感情不愿向人流露。这种人爱思考问题,想象力比较丰富,在别人面前感到害羞,遇事退缩。属于外倾类型的人完全相反。他们爱热闹,喜交际,对人亲热直爽,乐于帮助别人,胸无城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类型可以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在这总的分类的基础上还可按照基本心理机能的差异进一步分类。他认为人有四种心理机能,就是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他将总的分类和四种心理机能分类加以组合,把人格进一步分为八种类型: (1)外倾思维型,这类人既是外倾的,又是能理智地、冷静地思考问题的。他的思维的特点是以客观资料作为依据。据荣格的经验,这种类型“主要地是发现于男人之中”。 (2)外倾情感型,这类人的感情非常丰富,但“她的情感是符合于客观的情境和一般价值的”。这类人一般是妇女,热情活泼,爱交际,尊重权成和传统,尽可能使自己适应客观环境。 (3)外顿感觉型,这种人重感觉,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性格开朗,重视享乐。荣格说:“他的目的是具体的享受,而且他的道德也是具有类似的顿向性的。” (4)外倾直觉型,这种人做事不依据客观条件和事实,而是凭头脑中的直觉和颈感。他热烈追求新事物,“他对于各种尚孕育于萌芽状态但大有未来前途的事物具有一种敏锐的嗅觉”。这种人思想变化无常,不会长期坚持自己的意见。荣格认为:“商人,承包人,投机者,经纪人,政客等等通常部属于这种类型。” (5)内倾思维型,这种人偏向主观思维,对客观事实不感兴趣。喜欢生活在个人的小天地中,感情压抑。 (6)情感内倾型,这种人的思想感情相当隐蔽,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往。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是妇女。据荣格说:“她们的外表的风度是和谐的和不引人注目的;她们流露出一种愉快的平静……”。 (7)内倾感觉型,这种人对客观情境的感受力很强,性格沉静,长于形象思维。艺术家一般属于这种类型。 (8)内倾直觉型,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类型。这种人好梦想,思想怪诞,脱离现实。他看重知觉,以个人经验指导生活。他可能是一个不平八的艺术家,也可能是未被赏识的天才。
30.威廉·詹姆期的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现代派文学有什么关系? 威廉。詹姆斯(1842—1910)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机能派心理学的创立者,也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机能派心理学实质上是实用主义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检验真和善的标准是看“它是否于我有利”。詹姆斯将实用主义哲学应用到心理学方面,于1890年发表奠定机能派心理学理论的专著《心理学原理》。 他的心理学理论有下列主要内容。 一、他认为心理学属自然科学范围,它是“关于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 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的人的意识就象川流不息的流水。他说:“意识本身并不表现为一些割裂的片断。象‘锁链’或‘列车’这样一些字眼并不能恰当地描述它最初所表现的状态。它并不是什么被连接起来的东西;它是在流动着的。‘河’或‘流’乃是最足以逼真地描述它的比喻。此后我们在谈到它的时候,或把它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他认为意识是经常变化着的,而且“意识总是对于它的对象的某些部分发生兴趣而把其他部分则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意识始终对它的对象进行选择。 三、他认为心理学有三种方法,就是内省法、实验法、比较法。他强调“内省的观察是我们首先相主要而且经常所须依赖的观察。……它的意思当然是窥视我们自己的心理并且报告我们在那里所发现的东西。”为了运用实验法,他在哈佛大学建立过一所小规模的心理学实验室。他认为比较法可以补充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不足。例如心理学家常把各种动物的本能加以研究,并和人的本能进行比较。 四、詹姆斯还提出本能论、习惯论、情绪沦的观点。他将人类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归结为本能。认为“每一种本能都是一种冲动”,“人类比之于较低级的动物具有更加繁多的冲动”。至于本能和习惯的关系,他的看法是“绝大多数的本能都是为了引起习惯的缘故而被赋予的”。他认为“凡是具有天赋倾向的习惯就称之为本能,某些归因于教育的习惯,则被绝大多数的人称之为理智的动作”。他在情绪论方面的主要观点是人的情绪不是客观世界引起的,而是由身体内部的变化和外部表情引起的。“我们所以感到悲伤是因为我们哭泣,恼怒是因为我们攻打,害怕是因为我们发抖,而并不是因为我们悲伤,恼怒,或害怕,所以我们才哭泣,攻打,或发抖。” 詹姆斯的心理学是为资主本义社会服务的,有许多缺点和谬误。他的学说对现代派文学最大的影响是关于意识流的论点。现代派中的意识流小说派就是写人的意识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意识流手法在现代派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我建议看《梦的解析》
不错的,看看,或许你可以找到答案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