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打脸萨:有没有科学家研究过你死掉之后大脑是否会有残留的思想?有没有人永远不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6 22:34:08

萝丝教授特别注重死亡的研究,把死亡归纳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磋商、忧郁和接受的反应。她认为,人类面临这种生死大关,最能对生命悟出重要哲理,妥善处理这人生最终和必经的大事,进而产生重要启发。

她认为,“濒死者才能教导生者”。

尼采常用美女比喻人生:这个美女没有恒心,不够驯服,时而承诺、时而抗拒,令人又爱又怕,但因此却更有魅力。人生亦复如此。他说:“当你们死,你们的精神和道德,当辉煌得如同落霞之环照耀着世界,否则你们的死是失败的。”

所以,尼采认为,一个人要用“成就人生”,去达到“成就之死”,避免“失败之死”。

德国哲人雅士培曾以“一面围墙”比喻死亡。他认为,任何人碰到这面墙都必定会撞到,而且必然失败,无法跨越。死亡是最明显的“边缘处境”,阴阳只是一线之隔,跨此一步,天人就会永隔。

雅士培认为,在这种“边缘处境”之前,人们应该如何自处、如何思考,就是哲学最大的考验。

哲学家海德格尔则认为人是“迈向死亡的存有”。所以,人生观即人死观,人应面对死亡,完成责任,才不会枉度一生。而且,每个人的死亡所代表的意义,更是各不相同,死亡的方式与时间、空间,也各不相同。

人死亡的方式有很多,但有毒的死亡,是其中最愚蠢的死亡;人死亡的意义有很多,但有毒的死亡,是其中最失败的死亡;人死亡的模样有很多,但有毒的死亡,是其中最丑陋、最难看的死亡。

人假如可以死很多次,最好一次也不要是有毒的

人可以永远不死,只要找个适合的冰柜瞬间冻起来,你的细胞会处过休眠状态。然后到你想活过来的时候解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