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游戏雷电2安卓:一张纸最多能对折几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00:49:33
一张纸为什么最多只能对折不超过九次?

1、生活中我们无论拿出什么样纸张,对折不会超过9次。

2、Britney Gallivan在2001年(那时候他还是个高中学生)提出一个函数,他能把一张纸对折12次。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不管多大的纸最多只能对折8次。

3、201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圣马克中学的师生将一张长达1.3万英尺(接近4公里)的厕纸对折了13次。为完成实验,他们把厕纸摆放在了麻省理工大学的200多米的走廊里,集体折了四个多小时。对折13次后,厕纸达到了8192层。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4、假设纸为正方形,边长为a,厚度为h,当折叠一次的时候,边长不变,厚度为2h,折叠两次的时候,折叠边长为原边长的二分之一,厚度变为4h,可以推出一个公式:边长为l/(2^(0.5*n)),厚度变为2^n*h。

5、基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n>8.1918时无法折叠,为如果把一张1mm的纸折100次,可以算一下它的厚度为2^100*0.001m,将近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折纸数学指的是对折纸艺术从数学的角度加以研究。例如,研究某个特定的纸模型的可展性以及使用折纸来解数学方程。

折纸解释

某些经典几何作图问题例如三等分角,或者将立方体的体积扩大一倍(倍立方)等问题都被证明为尺规作图不可能解决的。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几个折纸步骤加以解决。

一般地,折纸可以通过作图求解不超过4次的代数方程。Huzita-Hatori 公理集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折纸简述

作为利用几何概念对折纸进行研究的结果,Haga定理可以用来把纸的一边精确地三等分、五等分、七等分和九等分。

其他定理则允许我们从正方形折出其它图型,例如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以及特定的矩形比如黄金矩形和白银矩形等。

折纸算法

从带有折痕的平纸重新折出原来的形状这一问题已被Marshall Bern和Barry Hayes证明为NP完全问题。其它技术上的结果在《几何折纸算法》一书第二部分有更详细的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纸数学

8次。

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0.1毫米,对折1次,厚度增加1倍,当折到第8次时,厚度已经是原先的256倍了,也就是2.56厘米。此时,纸张的韧性已经无法承受了。

扩展资料:

折8次后折不动有可能是

  1. 是因为纸张面积太小,不好折。

  2. 厚度比较大,不好折。

  3. 仔细看,你根本就不可能”对折“。以为随着纸张的厚度的增加,你反折是的“拐角”的长度就越大,当折了七次后这个“拐角”就很大了,要“对折”就不可能.除非你把纸撕开。然而你在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撕纸的想法,甚至想不让纸破。

所以用力不大。如果用力够大那么就是因为你撕纸时没有撕纸的想法,用力的方式纸不容易破。在加上你想要“对折”所以,所以这不下去。

1、生活中我们无论拿出什么样纸张,对折不会超过9次。

2、201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圣马克中学的师生将一张长达1.3万英尺(接近4公里)的厕纸对折了13次,为完成实验,他们把厕纸摆放在了麻省理工大学的200多米的走廊里,集体折了四个多小时。对折13次后,厕纸达到了8192层。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3、假设纸为正方形,边长为a,厚度为h,当折叠一次的时候,边长不变,厚度为2h,折叠两次的时候,折叠边长为原边长的二分之一,厚度变为4h,可以推出一个公式:边长为l/(2^(0.5*n)),厚度变为2^n*h。

4、基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n>8.1918时无法折叠,为如果把一张1mm的纸折100次,可以算一下它的厚度为2^100*0.001m,将近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大小不一的纸张,最多折了8次

实验一

1、实验材料是白色便利贴纸,长、宽分别为9厘米和2.8厘米。

2、年龄31岁、身高1.63米,平时自认为比较有力气的杨女士用这张纸做实验。她折到第六次的时候,就折不动了。

实验二

1、实验材料是A4复印纸,长、宽分别为29.7厘米和21厘米。

2、年龄24岁、身高1.7米的帅哥尚先生用这张纸做实验。他费尽力气,折到第七次,就无法继续折了。

实验三

1、实验材料为本报编辑部出版样时用的A3复印纸,长、宽分别为42厘米和29.7厘米。

2、年龄37岁、身高1.8米的徐先生用这张纸对折,最多折了7次。

3、接着,我们用一张《洛阳晚报》、一张《洛阳商报》和一张《洛阳日报》进行实验,折叠最多次数分别为7次、7次和8次。

4、看来,纸张对折的次数与其大小有一定关系,但最多折叠的次数,无法超过9次。

参考资料:洛阳网-一张纸最多能对折几次?    

在理想状态下,一张纸最多能对折无数次。

现实的情况是,用特殊的纸,又长又窄还薄,即可能对折更多的次数,总结下来就是:

①增加纸的宽度,比如将1*128cm的纸扩充成1*128m的纸。

②减少纸的厚度,比如将厚度从1mm减少到1μm。

③提高纸的强度,比如将A4打印纸换成锡箔纸。

④改进对折技术,动用机械的,分子的,化学的等等多种科学手段,在追求更多对折次数的基础上,保护纸张免于断裂。

扩展资料:

一张纸对折一次的话,厚度变成原来的2倍,面积变成原来的1/2,。那么:

折一次:厚度为2,面积为1/2

折二次:厚度为4,面积为1/4

以此类推

折七次:厚度为128,面积为1/128

折八次:厚度为256,面积为1/256

一个很有趣的数字,一张纸对折30次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对折103次就能达到目前可观测宇宙930亿光年的直径了。根据数据计算:

一张0.1毫米的纸对折3次,相当于指甲的厚度;对折10次,相当于一只手的宽度;对折23次,厚度达到1公里;对折30次,就达到100公里的厚度了;对折42次,等于地月之间的距离;对折51次,可以直达太阳表面;对折81次,相当于一个仙女座星系的直径;对折103次,就已经达到930亿光年,已经大于已知的宇宙的直径了。

生活中我们无论拿出什么样纸张,对折不会超过9次。

201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圣马克中学的师生将一张长达1.3万英尺(接近4公里)的厕纸对折了13次,为完成实验,他们把厕纸摆放在了麻省理工大学的200多米的走廊里,集体折了四个多小时。对折13次后,厕纸达到了8192层。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假设纸为正方形,边长为a,厚度为h,当折叠一次的时候,边长不变,厚度为2h,折叠两次的时候,折叠边长为原边长的二分之一,厚度变为4h,我们可以推出一个公式:边长为l/(2^(0.5*n)),厚度变为2^n*h。

基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n>8.1918时无法折叠,为如果把一张1mm的纸折100次,可以算一下它的厚度为2^100*0.001m,将近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折纸数学是指对折纸艺术从数学的角度加以研究。比如,研究某个特定的纸模型的可展性(研究该模型是否可以摊平而无须把它弄破)以及使用折纸来解数学方程 [1]  。

解释

某些经典几何作图问题例如三等分角,或者将立方体的体积扩大一倍(倍立方)等问题都被证明为尺规作图不可能解决的。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几个折纸步骤加以解决。一般地,折纸可以通过作图求解不超过4次的代数方程。Huzita-Hatori 公理集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简述

作为利用几何概念对折纸进行研究的结果,Haga定理可以用来把纸的一边精确地三等分、五等分、七等分和九等分。其他定理则允许我们从正方形折出其它图型,例如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以及特定的矩形比如黄金矩形和白银矩形等。

图示对一张纸不断对折,其损失函数为如图示,这里L代表纸张的最小长度,

图示

t代表纸张厚度,n代表折叠次数。这个函数是Britney Gallivan在2001年(那时候他还是个高中学生)提出的,他能把一张纸对折12次。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不管多大的纸最多只能对折8次。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折纸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