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盘头:低空跳伞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1 01:30:05
把具体技术还有叠伞的技术谁能帮我做一下详细说明 最好有图片。。。谢了

随着最后一名跳伞运动员安全地跳进指定区域,2005年“金圣之秋”北京低空跳伞国际公开赛11月5日在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落下了帷幕。作为在北京首次举办的国际跳伞比赛,这次比赛对跳伞高手们是一次技术与胆量的考验;对观众来说,是一场惊险、刺激的视觉盛宴。

胆大心细 高手心态
参加这次大赛的两名中国女运动员之一、来自湖南的石春艳在人群中十分突出,她秀美的长发已经留了十年,长达1.50米。石春艳以前曾经练习过芭蕾舞,文静的气质让人很难想象她竟从事如此危险的运动,但已经迷上低空跳伞的石春艳并没有因为危险而退却,至今她已经夺得包括全国跳伞锦标赛优秀运动员在内的诸多荣誉。2004年10月5日,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的那次国际跳伞比赛中,石春艳在离地100米时才打开降落伞,这一高度比许多国外运动员都低了很多,从而让她名扬天下。

“胆大心细,”当被问及低空跳伞的首要要求时,石春艳表示,“但光有胆子不行,还要掌握优秀的技术。” 至今已有2360次跳伞经历的她对跳伞戒不了瘾,说自己站在高处就有往下跳的欲望。

来自新西兰的跳伞运动员安妮·赫利韦尔对中国队员有着很高的评价,她认为他们的技术和经验都很老到,也很有勇气,并认为低空跳伞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安妮本人有着1150次低空跳伞和近8000次特技跳伞的经历,从事特技跳伞运动已经25年,低空跳伞也有23年,是这大赛资历最老的选手。“太兴奋了,”她说,“北京的观众很热情,我明年还要再来。”

大多数的选手都把北京公开赛当作一个盛大的节日,一位德国选手还穿着绣有花边的短裤和长袜,这是德国南部的传统服装,他说:“这是一个欢乐的节日,虽然今天有点冷,但我只想把最美的东西展现给北京的观众。”一位来自挪威的选手头盔上写着“我爱北京”四个字,当他安全地落地后还冲着电视镜头兴奋地喊着“我爱北京,明年一定再来。”

起步晚 起点高
国外低空跳伞运动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而我国从2003年才正式开展这个项目。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管理中心主管跳伞运动的张荷生向记者介绍,“我们是起步晚,起点高,但我们有独到的训练方法。”

张菏生说,国外的低空跳伞训练多在大桥等比较安全的地方开始,而我国低空跳伞队采用热气球载人跳伞训练法,这让不少外国选手也感叹于中国人的勇气。热气球每次载2至3名跳伞队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运动员从热气球上跳离。通过这种训练,使运动员在低空跳伞(如高山、高楼)中,做到四肢对称,不产生前后侧滑和调向,能够快速开伞,开伞后偏左、偏右迅速调整到正前方,开伞后的方向和跳离的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保证运动员安全地完成低空跳伞任务。

为了快速地追赶国外先进水平,我国为运动员配置了最先进的装备,并聘请了澳大利亚的教练,引进了国外流行的训练理念,让队员们少走弯路。张荷生认为成功地进行一次低空跳伞活动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用好伞,即使用最有安全保障的器材;二是队员要熟悉器材,跳前要叠好伞,跳时要开得好,时机掌握得好;三是身体状态要好,以保证精神高度集中。

我国的高空跳伞项目已经具备较高的水平,但低空跳伞尚在起步阶段,从事的人还不多。张荷生说:“选拔跳伞运动员要经过严格的体检,甚至比选飞行员还要仔细。而低空跳伞队员要从高空运动员中选材,注重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相信低空跳伞运动在我国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曹彧 实习生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