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青春剧评:谁有"开国大典"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4:36:01

4.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分列式阅兵开始了,当战车师行进到长安街中段时,人民空军的飞机分别以三机、双机编队,一批又一批飞临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阅兵仪式之后,欢腾的群众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人群和旗帜、彩绸和鲜花汇成了喜庆的海洋。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摄影家徐肖冰说:“后来主席一到屋子里面休息的时候,下面群众队伍看到天安门上面看不到主席了。群众队伍就站住了就不走了,总理又把主席请出来,群众队伍才走。”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从此赋予了古老的天安门广场新的历史意义。此后,共和国一次又一次隆重的庆典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沸腾了,这些在早上六点来到这里的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知识分子和北京市民终于等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是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们是刚刚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琛、张澜和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还有功勋等卓著的元帅、将领,还有马寅初、郭沫若、傅作义等民主党派和社会知名人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将士接受了新中国的第一次检阅。
随着隆隆的礼炮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人民中国,屹立在东。光芒万道,辐射环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这里不仅是中国的历史这座名城,也是中央的直辖市。

^_^

当年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装饰设计参与者张目老人说:“当时只有20天的准备时间,那时的天安门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杂草清除,然后安灯笼、竖旗杆、搭观礼台。”

开国大典挂在天安门两侧的8个大红灯笼的设计方案其实是两个日本人提出来的,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战役中被俘,因为是被日军强迫参军的,他们爱好和平,人也很善良。当时有人反对,说为什么不找中国艺术家?后来是周总理特别批准的,他还批评了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主席”两个字是胶水写上去的

开国大典负责书写标语的钟灵说,他这一生中写的最伟大、最光辉、最有意义的其实只有两个字。“记得那是1949年10月1日,离开国大典还有3个多小时的时候,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急匆匆地找到我说,坏了,毛主席胸前挂的那个写着‘主席’字样的红绸子找不到了,不记得夹在哪本书里了。我坐上吉普车就回中南海了,到了办公室,我急中生智,找了一块红布,剪了一小块,用胶水在上面写了‘主席’两个字,洒上金粉,看上去跟别人的烫金字差不多,再坐上车回到天安门。那时候主席正在上天安门台阶,刚好赶上。”

指挥阅兵式的麦克风没响

指挥礼花施放的张贵文老人提起开国大典则感叹不已,“10月1日那天,我接到聂荣臻的电话,命令放礼花。我走到麦克风前,一连下了3声命令,一点声音没有。我当时汗就下来了,麦克风没响。幸好之前我定了三个方案:如果麦克风不响,以我的信号枪为准;万一我的信号枪也不响,6个点中有一个点先放,其他人以这个点为准。所以我立刻拔出信号枪,打了一枪。广场的人都吓了一跳,谁开的枪?天安门响枪声,这还得了!但紧接着其他信号枪都响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摘自《文史春秋》)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当毛泽东以浓重的湘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刹那间万众欢呼,礼炮齐鸣。然而,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朱德却从毛泽东的身后悄悄走出。

朱德为什么要离开他的位置?原来,城楼上空间狭小,他看到担当摄影的新华社记者为了拍下完整的画面,不得不把身子倚着汉白玉栏杆,一个劲地向后仰,向后仰。这样做太危险!朱德见状,赶忙过去,牢牢抱住那位摄影记者的双腿。在朱德的帮助下,记者终于顺利完成了拍摄。而朱德则留在了开国大典的镜头之外。

你是老师
还是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