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小西牛乳业:杜甫 <石壕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17:25:30
谁知道那简介?

1、《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3、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原 文及译 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原 文 译 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原 文 译 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石 壕 吏

本文选自《杜工部集》(《四部丛刊》本)。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篇。石壕,也叫石壕镇,在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这首叙事诗,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暮投〔投:投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逾(yú):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篇第一部分,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

“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诗人日暮投宿,夜间得遇其事。

不说征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全篇围绕“捉人”二字展开。

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以作掩护,惊恐仓惶之状,宛然可见。吏呼一何〔一何:多么〕怒,妇啼一何苦!

第二部分从此开始展开故事。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一方如狼似虎,一方哀婉可怜。

听妇前致词〔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男邺城戍〔戍(shù):防守〕。一男附书至〔附书至:捎信回来〕,二男新〔新:最近〕战死。存者且偷生〔偷生:苟且活着〕,死者长已〔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矣!室中更无人〔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惟有乳下孙〔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母未去〔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入无完裙〔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妪(yù):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请,请让我。〔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应征。〕,急应河阳役,犹得〔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至此老妇叙家事结束。

老妇自叙家事,全是诗人隔壁听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如此家庭,理当免于服役。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

再无承重之人,是回答差役追问,目的在于掩护老翁。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严重。

差吏仍追问不放。老妇自请去服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服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已极。差役若稍有人心即会罢手。然而不然!

夜久语声绝〔夜久语声绝: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如闻泣幽咽〔泣幽咽(yè):(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

这个饱受战祸的家庭又遭沉重的一击。

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是全诗第三部分。

骚乱终于停息。夜,死一般的沉寂。寡媳抽泣。

“天明”照应“日暮”。“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想必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令人沉痛不已。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石壕吏》又是其中传诵最广的一篇。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并不就是对整个封建统治的揭露,但对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的确会有启发。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这是诗家定论。主要根据也是他的许多作品所抒写的这种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