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唱的距离是谁的:谁能告诉我红军长征时经过的11个省.24条河.18座山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9 06:11:19
红军长征时经过的11个省.24条河.18座山的有哪些啊?告诉我吧!老师叫的.感激不尽啊!!!!!

18座山: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岷山,六盘山,蓝山,大凉山,芦山,终南山,罗山,名山,井冈山,岷山,英山

走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
翻越了:老山界、五岭、夹金山、六盘山、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岷山
渡过了:信丰河、潇水、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小金川、渭水

长征中的万水千山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二十四条,主要有:江西的信丰河、湖南的潇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翻过的险峻高山有十八座,主要有越城岭、苗岭、大娄山、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等。

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8.6万人迎着萧瑟的秋风从由福建长汀.宁化,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战略转移,从此,也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长征开始,博古又实行逃跑主义。他不敢也不让红军争取有利时机去歼灭敌人,只让红军掩护庞大后方机关,忙乱的沿直线向湘西逃跑。此时的蒋介石急忙调集40万大军设置四道封锁线,企图把红军消灭在湘西之侧。红军在博古.李德指挥下命令红军遇敌强攻硬打,英勇的红军战士经过浴血奋战虽然突破湘西防线但是由于部队在转移是携带笨重器材所以行动迟缓,所以红军虽然突破四道封锁线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军由8.6万人锐减到3万人,鲜血染红了湘江水,染红了两案的山冈。在牺牲的红军干部中,有一位34师师长叫陈树湘,他腹部受重伤,被国民党俘虏,当他醒来的时候宁死不屈,居然忍痛扯断了自己的肠子,把最后一滴鲜血洒向了湘江岸边的红杜鹃。
当蒋介石发现新设置的四道防线被红军突破判定红军企图向湘西转移迹象后又在红军去往湘西的必经之地设下天罗地网。然而此时共产党领导人博古.李德却不顾形势变化,仍然机械命令红军向湘西进军。假如此时红军仍按原计划行动,就会陷入蒋介石设下的包围圈,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就在这关键时刻,就是这残酷现实却给毛泽东带来了运气。他坚决主张放弃原计划,改向敌兵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得到广大红军指战员的一致赞同。因为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面对红军长征以来的惨重损失,广大红军指战员开始怀疑不满博古等人领导,只不过敢怒不敢言而已。当毛泽东勇敢提出大家心中想说的一切时自然会受到拥护,所以在1934年12月红军开始进攻贵州,15日占领黎平,在此军队进行休整,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李德由于有病没有参加。会议最后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向遵义进军,在川黔边境建立新的根据地。当会后周恩来把决定告诉给李德时,李德却大发雷霆,周恩来这位一向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他此时却也发起脾气,用英语与李德大吵起来,周恩来气得用手直拍桌子,把桌子上的马灯拍跳起来。在我所看到的资料中,从未看到周恩来发这么大的火,关系到全军将士的性命,关系到共产党的事业,虽然博古李德对会议的决定存有疑异,但他们还是服从会议决定。黎平会议使中央红军获得主动权,完全打乱了蒋介石军队原有部署。会议之后,红军士气高昂,挥戈西进。1935年1月终于占领贵州重镇遵义城。中共中央在遵义一个军阀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在会上,博古迫于形势虚情假意地进行检讨,他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敌强我弱,竭力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会上,周恩来主动承担责任,做了自我批评,表现出严于利己、宽以待人的太度,最后毛泽东作了最后的发言,他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及在各方面的表现。并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事实批驳以敌强我弱的原因为失败作辩护的观点。由于毛泽东发言反映了大家共同想法,因而受到决大多数热烈拥护,遵义会议不但集中批评和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而且也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肯定了毛泽东为代表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增选毛泽东为中央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最高军事指挥权,后来成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从此以后,毛泽东再也没有被罢免过,并在以后岁月中扶摇直上,直到他生命最后时刻。总而言之,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长征受挫,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革命,挽救了党。成为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假如没有这次会议,假如没有毛泽东的重新崛起,那么中国革命将不堪设想,也许直到现在中国还可能在黑暗中徘徊。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进行整编,轻装上阵精神抖擞,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踏上了新的征程。当时鉴于蒋介石已调150余团兵力向遵义进逼,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指挥下,采取高度灵活的运动战方针,积极主动的打击敌人,全军将士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准备渡河,由于敌人加强防线,红军又移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城,歼敌两个师,8个团兵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大胜利,不久红军又三渡赤水再到川南,给蒋介石造成以为红军要渡长江错觉,急忙调军设防,而红军却出敌不意,神速四渡赤水,甩掉敌兵南渡乌江,摆出进攻态势,迫使蒋介石调滇军援贵,红军却乘虚进入云南,佯攻昆明,而后又挺进西北,于5月巧渡金沙江,终于完全跳出了由十万敌兵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同学们,你们很难想象3万多红军只凭6只小船渡了九天九夜才闯过了这金沙江天险。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是运气和胆量。四渡赤水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当中的“得意之笔”,即便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蒋介石都这位仅仅毕业于师范学校,一天军校都没上过的毛泽东感到莫名其妙。他不知道毛泽东是从那里学来的忽东忽西的打法,只弄得国民党军队狼狈不堪。中国人民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唱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并不是词作者的虚构而是历史的事实,是对毛泽东高超军事指挥才能的真实的写照。中央红军在巧渡金沙江之后很快进入彝族民族聚居地。由于党的正确民族政策最终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区,来到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这条千年流淌的大渡河水水深流急,而后来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在这曾有过两只走过同一条道路而命运却迥然不同的军队,相隔12年留在这里的两段绝唱。一个是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率兵西进,在此全军覆没。72年后红军也来到此地,蒋介石急调10万中央军南追北堵,企图在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想让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旧在红军面对奔腾不息的大渡河水无可奈何的时候,也许是上天注定的运气,居然出现了奇迹。当时有一个敌军指挥官本以为共军要来此地还需要几天时间,所以他贼胆包天,居然在战乱之时还有雅兴到大渡河南岸的亲戚家中赴宴。他当然不会想到一上岸就成了红军俘虏,饭没有吃到,反倒被红军吃掉,就这样红军从他手里夺了一条小船。在枪林弹雨中,有17位勇士组织突击队,冒着敌人的火力,强渡大渡河取得成功。过河后,红军又夺2条船。三条小船,几万多红军若想顺利过河试比登天还难。此时河水上涨,上有敌机轰炸,下有追兵,所以一部分红军在杨成武将军的指挥下连夜 冒雨急行军飞向卢定桥。卢定桥是横跨大渡河由13根铁索组成的特殊的桥。就在敌人来不及毁桥之时,22名勇士冒死攀上了悬空百米的铁索,身吊空中,一把一把过河,前有敌军扫射,下有河水翻腾,一个战士中弹掉入河里,又一个战士冲了上去,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不知有多少战士坠入水中,----下饺子似的,此时毛泽东一直在全神贯注观察着这一切,不时在想,假如此刻桥头系炸药,可能会结束他的事业。而历史居然出现奇迹,随一片欢声雷动,战士们飞夺卢定桥成功,使军委纵队.部队从桥上安全渡过大渡河。全军会合之后继续北上。当红军经过一片谷地时,突遭敌机扫射,站在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中弹无声倒下死去。此时,毛泽东距离死亡只有几英寸之遥,然而毛泽东却安然无恙,我们不能不说是一种神奇。刚刚逃离死神的追击,红军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严寒.斗风雪翻越了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夹金山,于6月12日到达了四川懋功,与张国焘率领的另一支长征队伍红四方面军在此相会(这支队伍于1935年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开始长征)。两军会师欢欣鼓舞,中央在西河口召开会议,制定了集中北上抗日的方针。然而对于革命形势悲观失望的张国焘却刚愎自用一意而进,拒绝北上虽然毛泽东苦口婆心,但他无济于事,毛泽东最后说“捆绑不成夫妻,我们走”。就这样,毛泽东率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很快进入青海草地。这里的草地并非是足球场上的绿茵,也不是青山下的草坪,而是一片绵延数百英里的大沼泽地。在这里没有生机,没有人烟,有的只是一片荒凉。那些腐烂的永远浸在水里的野草无边无际,踏在上面会发出令人厌倦的噗吱的声音,一不留神就会双脚沉陷,埋进这无底的泥潭中。这时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想拔出腿来简直是乌托邦。当红军穿过这片草地时,不知有多少战士永远陷在这里,永远与沼泽地做伴。中央红军艰难走过了草地,他们的双脚又踏上了六盘山。当毛泽东踏上此山之时见景生情,写下一首气壮山河的诗篇:山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分时红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从诗中我们不难感到毛泽东这位气势不凡,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之伟人的伟大之处。中国人民,中国红军有了这样的领袖又何愁不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一刻终于来到了。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的红一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标志了红一军长征胜利。与此同时,张国焘率领的红四军被形势所迫,及中共努力争取,后来也挥师北上,于1936年10月与红二军一起到达甘肃会宁,与先到达陕北的红一军胜利会师。三大红军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任务完成,标志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奠定了现实的基础,毛泽东这位长征的领导者也因此被称为是“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
(三)长征:超越时空的永恒
1、长征,用生命写就的壮歌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历经艰难万险,穿过11个省,翻越19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几十年来没有一支队伍经过的6个少数民族区,平均日行74华里,粉碎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排除党内左右倾干扰,终于实现北上抗日的夙愿。许多地方成了遗址,许多笑容成了遗容,没有人能说得出究究竟有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长征路上。青山有幸,在每一块白色的墓碑下都长存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火红青春;白云有幸,在每一段金色的铭文中都大写着红军战士对理想和信念的种种赤诚。正是这种举世罕见的牺牲才使红军主力转移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沿。当1936年10月,当三支红军队伍在黄土高坡紧紧拥抱的时候,在东方地平线上已露出胜利的曙光,从此托起永远不落的太阳。长征是中华儿女用生命写就的一首壮歌。
2、长征是一座锻炼人才的熔炉 历经两度春秋的艰苦长征就像一座熔炉,它锤炼了无数的中华儿女,比如决定中国新时代命运的两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他们都是长征的参加者。毛泽东在长征中重新崛起之后,用了不到15年的时间就率领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邓小平为了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又开始了实现现代化的新的长征,也用了几乎相同的时间,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中又有几位没有经过长征的锤炼呢?我军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一千多中少将,在他们当中有90%以上都曾经接受过长征的考验。经过大浪淘沙剩下的3万红军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华,是抗战、解放全中国的中坚。一代长征将士,直到建国后,仍然纵横驰骋在祖国各个领域。如:曾强渡大渡河的勇士孙继克将军在建国后做了我军第一个导弹实验基地的司令员;而指挥这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为我国尖端科技奠基人。聂率在长征胜利25周年的时候亲选地址,把我国最大的卫星发射场建在当年刘伯承和小叶淡会盟的大梁山区。当第一枚火箭从这千百年来只有火把升起的地方直射云霄的时候,全世界都会看到乳白色的火箭上面写着两个火红的大字——长征。是啊,这些创造长征史诗的人又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呢?翻开中外史卷,人们就会发现,从未有过向长征这样在一个短暂的时空里能够锻炼出如此群星璀璨的栋梁。
3、长征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他在沿途向人民宣传了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中国才会有灿烂美好的明天。
4、长征是超越时空的永恒 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宝贵的革命精神,而红军在长征中所创下的长征精神却是中华民族精神史上的一座丰碑。这种精神是对革命理想、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是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艰苦奋斗、团结友善的高尚品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长征胜利虽然60年过去,然而在长征过程中创下的长征精神却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向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
60年前中国的革命需要长征,60年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需要长征。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是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才能完成的一种新的长征。尤其是在我国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国度里实现现代化更是任重而人民。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远推动人们朝着美好明天迈进。不信请看: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把红军长征精神溶入21世纪行动中的动人场面随处可见。(1)在贵州东南部的苗族自治区里有40万各族民兵、团员,他们用十年的血汗沿着红军走过的地方绿化了二百万亩荒山野岭,使400多万里红军路成为长征路上最为壮观的景象。(2)雪山草地,险恶神奇的地方,可就是在这里红军长征创造了奇迹的土地上,至今仍驻守着一支空军雷达部队。他们用红军精神励志,以红军传统育人。他们战胜了艰难困苦,顽强的坚守了三十一个春秋,出色地完成了国内国际航班专机包机、训练飞机的引路任务。雪山草地虽然没有战火硝烟,但官兵们同样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操纵员周立新同志加班加点带病引导航班,直到献出年轻的生命。指挥员汤冰3岁的女儿随母亲探亲上阵地,因为缺氧和严寒也永远闭上了她天真无邪的眼睛。汤冰为此痛苦过,但他始终没有改变坚守阵地的决心。“3岁的孩子,你把幼小的生命献给爸爸的事业,爸爸就在这山上陪着你。”这就是我们的雷达兵,这就是用红军精神校正人生的红军传人。(3)当年红军走过的夹金山,藏族农民张家富带领妻子儿女以愚公移山的意志搬走了300多方石头,并在这乱石坡上开出10亩荒地,建立了第一个家庭农庄,成为闻名于川北的致富楷模。(4)从新闻媒体中还了解到,在当年红军走过长征路上,人们还发现一队队重走长征路的队伍。在他们中间有满头白发的老人,也有青春年少的大学生、中学生。如:南昌陆军学院、吉林陆军学院已经连续四年把毕业生学员最后一堂教育课设在长征路上。徒步远征不但锻炼学员意志,而且可以陶冶学员情操,一举两得。在北京有一位叫彭山的中年人,他在重走长征路之后深深感到如果不为跨世纪目标奉献一份力量,则愧对于倒在长征路上的先辈。听了上述重走长征路的事例,在座的同学们有的可能会跃跃欲试,想亲身体验一下当年红军的艰辛。如果你们确有此意,我们不妨向校领导建议一下,把你们毕业的最后一课也设在长征路上,也许你们的感触会更深刻。我想甭说是长征路,即使是辽阳市内,你们用步量恐怕也很少有人会胜利到达目的地。1996年4月5日,辽阳市教委要求中学生一律步行到烈士陵园扫墓,你们别看表面上这些中学生身体棒、吃饭香,但外秀内干。从学校出发的时候还精神抖擞,等到了烈士陵园就象是霜打的茄子一样都蔫了,等到返校时候,更是千资百态,最后用车拉回来的。同学们,在我看来去烈士陵园与红军长征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之别,无论怎样在你们去烈士陵园的路上是宽广的马路,前无敌兵扫射后无大军追赶,上无飞机轰炸;既不需要翻山越岭,也不需要跨越河流。那么为什么不同条件不同年代的人会有如此差距呢?最重要一条就是现代人缺乏锻炼和磨难。

共翻越老山界、五岭、夹金山、六盘山等18座大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

渡过了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等24条河流;

走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等11个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