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韩国资源分享吧:我不能定下心来做事 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01:49:10
我是做老师的,但似乎先天不适宜做老师,工作多年没有成绩 ,在单位被校长瞧不起,虽然目前还教初三的语文,但自觉前途非常渺茫,想学些别的,或干别的,又没有那份定力和能耐,真不知该怎么办,目前我的心态就是混一天是一天。当然,我会尽力教书,但中考肯定不如别人,因为学生管不住。 我这个人特别喜欢计划未来,而今境况如此让人痛苦。

1.修定力啊。

  所谓定水凝清,万象斯鉴.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南怀瑾先生---习禅影录(节选)

  (四点一刻行香中——)
  何谓定?下硬功夫,久坐必有禅(定),一切功德神通皆从定发。然神通即妄念所生。定久时并不妨碍办事,永嘉云:如“定水凝清,万像斯鉴。”身体之变化,气脉如何走,均可自知之,则八万四千法门,自己亦可说之。定久,光明亦生,但“空是真空,有是妙有”。能生万有现象,均有一段时间,欲把持之,且可稍留,欲丢弃之,即刻变去。亦是“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切须记之。
  我此种打七法,乃参照元明以来之规则,唐代接引学人之经验,及密教之方法密诀,为众说之。僧家之打七,仅重形式,而实亡矣,倘不更改,一辈子也造就不出人来。然打七乃为新学新参者举行,参加过一次,倘不见效,则毋须再参加打七,盖因佛法无多子,说来说去就是这些。大众。尤须注意者,此中经过情形不得为外人道,倘随便泄露,则害死人,将来无法接引人矣。将来各人或有机会接引他人,乃至一个两个,均为好事。然此事无定法,当观机设教,应病与药,有时在学人习气痛下针砭,使其昏天黑地,然后突然一揭,顿脱窠臼,此诚运用之妙,在乎一心矣。

  3.
  禅宗永嘉集
  奢摩他颂第四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閴尔无寄。妙性天然。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其辞曰。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复次修心渐次者。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物。物离犹知在。起知知於知。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能所俱非真。前则灭灭引知。后则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断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知体既已灭。豁然如托空。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冥然绝虑。乍同死人。能所顿忘。纤缘尽净。閴尔虚寂。似觉无知。无知之性。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领会难为。入初心时。三不应有。一恶。谓思惟世间五欲等因缘。二善。谓思惟世间杂善等事。三无记。谓善恶不思閴尔昏住。戒中三应须具。一摄律仪戒。谓断一切恶。二摄善法戒。谓修一切善。三饶益有情戒。谓誓度一切众生。定中三应须别。一安住定。谓妙性天然本自非动。二引起定。谓澄心寂怕发莹增明。三办事定。谓定水凝清万像斯鉴。慧中三应须别。一人空慧。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二法空慧。谓了阴等诸法。缘假非实。如镜像水月。三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见中三应须识。一空见。谓见空而见非空。二不空见。谓见不空而见非不空。三性空见。谓见自性而见非性。偏中三应须简。一有法身无般若解脱。二有般若无解脱法身。三有解脱无法身般若。有一无二故不圆。不圆故非性。又偏中三应须简。一有法身般若无解脱。二有般若解脱无法身。三有解脱法身无般若。有二无一故不圆。不圆故非性。圆中三应须具。一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二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三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举一即具三。言三体即一。此因中三德。非果上三德。欲知果上三德。法身有断德迩。因断惑而显德。故名断德。自受用身有智德。具四智真实功德故。他化二身。有大恩德。他受用身。於十地菩萨有恩德故。三种化身。於菩萨二乘异生有恩故。三谛四智。除成所作智。为缘俗谛故。然法无浅深。而照之有明昧。心非垢净。而解之有迷悟。剏入初心。迷复何非浅。终契圆理。达始何非深。迷之失理而自差。悟之失差而即理。迷悟则同其致。故有渐次名焉。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故起念者。谓起心思惟世间五欲。及杂善等事。串习念者。谓无心故忆。忽尔思惟善恶等事。接续念者。谓串习忽起。知心驰散。又不制止。更复续前。思惟不住。别生念者。谓觉知前念是散乱。即生惭愧改悔之心。即静念者。谓初坐时。更不思惟世间善恶。及无记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静。串习一念初生者。多接续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别生一念。惭愧者多即静一念。精进者有串习。接续故起别生四念为病。即静一念为药。虽复药病有殊。总束俱名为念。得此五念停息之时。名为一念相应。一念者灵知之自性也。然五念是一念枝条。一念是五念根本。复次若一念相应之时。须识六种料简。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四识过生。五识是非。六识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念也。虽复差殊。俱非解脱。是故总束名为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此二种名为病。第二药者。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彼二病。故名对治。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因药发病。故云过生。第五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后一句是。故云识是非也。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必先息缘虑。令心寂寂。次当惺惺。不致昏沈。令心历历。历历寂寂。二名一体。更不异时。譬夫病者欲行。阙杖不可。正行之时。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复如是。历历寂寂。不得异时。虽有二名。其体不别。又曰。乱想是病。无记亦病。寂寂是药。惺惺亦药。寂寂破乱想。惺惺治无记。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惺惺虽能治无记。而复还生乱想。故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寂寂为助。惺惺为正。思之。复次料简之后。须明识一念之中五阴。谓历历分别。明识相应。即是识阴。领纳在心。即是受阴。心缘此理。即是想阴。行用此理。即是行阴。污秽真性。即是色阴。此五阴者。举体即是一念。此一念者。举体全是五阴。历历见此一念之中。无有主宰。即人空慧。见如幻化。即法空慧。是故须识此五念及六种料简。愿勿嫌之。如取真金。明识瓦砾。及以伪宝。但尽除之。纵不识金。金体自现。何忧不得

定下心,首先要耐得住烦躁。一个稳定的人,能给人好印象。坐这山望那山,对自己没有帮助,就需要有稳定的工作环境。老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虽然有新鲜感,但是很难「修成正果」。

想定下心不难,首先要做好心理建设。其次,要抱持安于工作的态度。不求「一蹴可几」,但求「稳扎稳打」。最后,随时调整自己。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尽量让平复焦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