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欢聚一堂视频:《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论文怎么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21:45:57

生态伦理教育应是终身教育

生态伦理引起世人广泛关注是近四十年的事。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伦理对于建立全球生态新秩序、保护地球家园越来越重要。人们注意到,在生态系统中,一方面人类只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个物种;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建设者和破坏者。人类的伦理观、道德观影响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于是,生态伦理跳出了传统伦理的圈子,把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范围从人际关系和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生物圈和地球,生态道德也就成为人类道德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看,人类有两个家园:一个是他的祖国,另一个就是地球。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有两种可供处置的财产:一是人类的智慧,二是全球环境。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固定资产”。正是这种价值的社会共有性,决定了生态道德的社会性。因此,任何人对环境的破坏都会侵犯他人的利益,任何人对物种的不尊重都会影响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而且,从生态伦理的意义上看,人类安全的意义也有了新的内容,影响人类安全的,除了战争,还有地球环境的破坏。人类不仅需要和平,而且需要生态安全。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水和食物,需要舒适安全的生活质量。

生态伦理教育既应是全民教育,又应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生态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人在童年阶段,就应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然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应该接受系统的生态伦理教育,并且用生态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生态道德才能成为一种全民的公德,成为尊重和执行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

应该看到,各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对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根本的保证作用。但是,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施的,道德则是靠社会舆论、信仰和信念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习惯之中,能形成社会风尚,是法律得以实施的基础。它既能监督法律的执行,又能促进公众的参与。一个国家的环境法律如果没有生态道德和与之适应的社会风尚作基础,环境法律就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伦理道德传统的国家。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我国生态伦理学教育的基础,我国各民族也都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我国的生态教育近年也得到蓬勃发展,公民的生态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生态道德还远没有形成社会道德,我国的生态伦理学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生态意识只是生态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强公民的生态伦理教育,必须从幼儿园抓起,在全社会开展,做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