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婚 如花美眷百度云:关于生物的行为(天生性和学习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09:20:53
呵呵~~
观察笔记哟……

第六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的

1.识记动物行为的特点。

2.识记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教学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四、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是在前面五节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和提高。也可以说,前几节侧重于讲现象、讲实例,而本节则侧重于讲实质,对产生动物行为的本质进行分析。

关于动物行为的特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应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共包括三点,其中的第一、二个特点,只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是不难接受的。

对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要作为教学重点来讲述。主要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分清这两类行为,初步懂得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不要求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缺少一些基础知识,如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并不懂。讲清这两个概念,关键在于讲清楚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动物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但是,对于动物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不能误认为是有意识的、如同人类的行为那样。

在本节教材后面,安排了“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某一种动物的学习行为。这项探究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完成。

【实验十二】 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一)目的要求

1.知道动物学习行为的大致过程。

2.学会设计实验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对刺激物(食物)和场地的选择。

(三)教学建议

教材上这个探究的写法为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较充分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可以探究不同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探究某种动物经过几次尝试才学会绕道取食,有的同学探究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差别,等等。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后,要针对这个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然后针对所作的假设设计探究方案。

关于探究方案的设计,教材中并没有给出供参考的方案,而仅仅将鸡学习绕道取食的情景图作为示例。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注意,教材中鸡绕道取食的插图只是为了说明什么是绕道取食行为,而不是让学生照着图示的方法去做实验。实验动物除鸡以外,还可以选取猪、羊、狗、猫等常见的动物,应当发动学生根据自己家里或社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动物。场地和食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场地应当比较安静,尽量减少其他干扰,应当给动物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食物应当选择实验动物喜欢吃的。障碍物的选择可以多样,必要条件是既能对动物起到障碍作用,使它不能径直接近食物,又要使动物能够看得到食物。除了用绳绕木桩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网、玻璃等作障碍物。

这个实验的部分环节可以在课上完成,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等,实施探究方案可能需要由学生在课下进行,表达和交流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为了保证学生课下认真完成这个实验,教师可以事先明确激励措施,如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在班级内表扬等。

五、参考答案

动动脑

1.因为母鸡育雏的行为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生来就具有的。

2.这是由于猴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经过反复训练,可以学会做特定的动作。

《供学生选做的练习题》

二、问答题

动物所生活的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动物的学习行为使动物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取食物、防御敌害,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六、参考资料

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也就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和内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但是动物行为具有共同的特点。1.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例如,夜蛾是农业上的大害虫,白天潜伏起来,夜晚外出活动,肆虐为害。蝙蝠夜间常捕食它们。有的夜蛾受到蝙蝠发出的超声雷达波的刺激后,会立即降落到地面上;有些夜蛾在足关节上有一种振动器,能发出一连串的“咔嚓”声,这是反雷达的装置,用来干扰蝙蝠的超声雷达波,使它无法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还有的夜蛾在身上长着绒毛状的鳞毛,用来吸收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使得蝙蝠接受不到一定强度的回声,从而发现不了夜蛾的存在。可见,无论哪一种动物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变化。2.行为都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是对环境的适应,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作用。例如,取食、防御等行为都与生存有关。3.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的神经系统、多种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夜蛾科 夜蛾科是鳞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有2万多种。成虫为中到大形的蛾,如黏虫的成虫(图82)多具有保护作用的深褐色彩,体较粗壮,多鳞毛,前翅为狭三角形,密被鳞毛,后翅较前翅宽、短,多为浅色。完全变态。卵多圆球形或馒头形,表面上常有放射状的纵脊线。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体色较深。蛹为长卵形,末端有钩状毛或臀棘。成虫多在夜间活动,具趋光性。

在夜蛾成虫胸部与腹部之间的凹陷处有一个鼓膜器(图83),鼓膜的内表面与感撅器相连接,感撅器内有听觉细胞和神经纤维。夜蛾的这个鼓膜器是专门用来监听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器官。

图82 黏虫(成虫)

图83 夜蛾的鼓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