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争霸经典:湖南怀化芷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01:07:06
机场

中国昔日抗日基地芷江机场“退役”半个多世纪后于近日重新启用。民航部门对芷江机场进行重新启用前的首次校飞已完成。1日下午,伴着阵阵轰鸣声,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向芷江机场飞来。15时38分,这架从湖北恩施飞来的国王-300型飞机,安全降落在芷江机场的跑道上。这是中国昔日抗日基地芷江机场“退役”半个多世纪以来降落的第一架飞机。

芷江机场始建于1936年,建成于1942年。二战期间,这里曾是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空军“飞虎队”曾以此为基地,迎击日寇,击落敌机2600架。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侗族聚居区唯一的机场,芷江机场一度“退役”。鉴于该机场的特殊价值和重大作用,2002年12月芷江机场复航工程正式开工。至2004年底,芷江机场建设共完成投资1.7亿多元,建设规模为3C国内支线机场(军民合用),跑道长2000米、宽45米、厚0.3米,可满足波音737-300型飞机全载起降。机场航站楼按满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00吨的容量进行设计建设。

如今,已经“退役”了半个多世纪的芷江机场复航在即。据芷江机场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校飞获得通过,芷江机场公司力争在3月份组织试飞和行业总验收。根据规划,新的芷江机场将首批开通怀化--长沙、怀化--广州、怀化--深圳三条航线,以后逐步开通至北京、上海以及福建、海口、重庆、昆明、桂林等方向的航线。(记者明星)
历史资料 发布时间:2005-9-6 上午 10:36:43 http://www.rednet.com.cn 点击:17 相关信息

芷江机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在震荡寰宇的大战中,芷江机场为反抗法西斯侵略,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极其深远。保存下来的老机场和改扩建后的军民两用机场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地位仍然不可低估。

一、芷江机场是重要的战略空军基地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为了全国军事战略布局需要,蒋介石电令在芷江修筑机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高涨。在强烈的抗战声浪推动下,蒋介石临时动议,由南京迁都重庆。他感到芷江这个“西楚咽喉”对捍卫大西南后方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即以国民党中央航空委员会的名义电令湖南省府扩建芷江机场。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征调芷江、麻阳、会同、黔阳、溆浦、沅陵、 辰溪、凤凰等十一个县的民工1.9万余人修建机场。1938年10月机场竣工投入使用后,国民党武汉航空第九总站及南昌飞机修理第二厂相继迁来芷江。从1938年冬到1945年10月,先后有苏联志愿空军中队、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战斗机队、运输机队、国民党空军第四大队、第五大队(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第一大队等空军部队进驻芷江机场。尤其是1944年至1945年8月,中美空军一大批先进的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运输机聚集芷江机场,最多时达三、四百架,仅美军空地勤人员就多达六千余人。

芷江机场作为二战时期国民党重庆政府的前进机场,盟军的战略空军基地,驻场空军除经常与侵华日机进行空战外,还担负着掩护从昆明机场起飞的重型轰炸机实施对华北、华中日军驻地的战略轰炸,切断日军后勤补给线,封锁长沙、湘江和京广铁路运输,阻止日军进攻大西南等重要军事任务。但在当时,芷江机场是军事保密的重点,凡涉及这一机场空军作战及战果的报道,都是以“红岩机场”、“湘西某机场”、“湘西盆地机场”等代号称呼,给芷江机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芷江机场在八年的抗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直接参加空战打击侵华日军。1938年,苏联志愿军空军第一大队20架“短剑”式驱逐机进驻芷江机场,在首次对日机空袭芷江机场及县城的空战中,有3架日本轰炸机被驻守芷江机场的苏联空军击毁,9名飞行员毙命,其他日机见势逃逸。首战告捷取得了辉煌战果,极大地鼓舞了湘西人民抗战的斗志。1944年7月中下旬,驻芷空军第五大队——中美空军混合大队3个编队的战斗机轰炸了汩罗新市的日军兵站,击落6架拦截日机;空军第五大队3个编队战斗机,掩护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24架重型轰炸机轰炸了被日军占领的岳阳城,在空战中击落日机4架。三次袭击白螺矶机场。日军以湖北省监利县境内的白螺矶机场为进犯湖南的主要机场,聚集了大批飞机,准备用以掩护地面部队向湘西及川黔西侵犯。这一情报被芷江机场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掌握后,决定以奇袭的战略消灭日本空中飞贼。1944年7月至9月,中美空军混合大队3个大编队的20余架“鲨鱼”式机群第一次突袭了白螺矶机场,机场旁边三个长方型机库里110余架日机被击毁,创造了抗战期间中美空军击毁日机最高纪录。时隔半月,侦察发现该机场跑道两旁排列着30余架日机,从芷江机场起飞的3个大编队“鲨鱼”式机群掠过洞庭湖水面,第二次袭击了白螺矶机场,机场30余架日机和几百桶汽油被炸毁。事隔四日,混合大队在配合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完成了对岳阳日军兵站的轰炸任务后,趁前来拦截的日本飞机返回白螺矶机场加油之机,第三次对该机场、日军高炮阵地和机场附近的油库进行轰炸,炸毁日机20余架、高炮阵地和油库。白螺矶机场在近一个月时间里连遭三次袭击,日本空军损失惨重,致使日机一个多月时间在湖南上空消失了踪影,严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二是直接切断日军补给线。1944年5月末,驻芷江机场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频繁地向湘北日军补给线发起攻击,给日军的水陆运输以沉重的打击。同年8月中下旬,从芷江机场起飞的战机在汩罗新市、衡山附近公路上炸毁110余辆日军军车,在衡山附近的湘江江面上炸毁1艘大型日军铁甲船,船上千余名日军毙命;在岳阳城附近船坞,用空投汽油弹烧毁日军上千艘大小运输船只。次年5月,第五大队战机在岳阳、衡阳附近公路上击毁日军车辆270余辆。中美空军利用芷江机场对在湘日军补给线实施有效打击,大大增强了湖南人民的抗日斗志,有效遏制了侵湘日军的扩张野心。

三是直接参加远程作战。1945年2月25日,从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轰炸机穿越日本海,参加空袭日本东京,一枚炸弹投中了防卫严密的日本皇宫,挫伤了日本皇室的尊严,引起了日本军政界的一遍混乱。同年3月末,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执行了一次往返飞行2100多公里,攻击南京日本大本营的特殊任务,先后对明故宫机场、大教场机场及大教场机场东南端新建的运输机场等目标实施了连续攻击,摧毁了机场上的机棚、指挥塔、掩体内的飞机及机场附近公路旁的大批卡车和机枪阵地,整个南京城接受了战火的洗礼。芷江机场的战机还先后飞至江西九江码头,炸沉日军汽船10艘,炸毁40余米长的日军大汽船一艘,舢板20余只,击毁九江机场日军飞机7架;飞至广东曲江,炸毁日军仓库2座,运输船70余只、卡车17辆。

在抗日战争期间,驻扎在芷江机场的中国和盟军的飞机,对日军的兵站、机场、码头、后勤运输线及日本本土不断地实施突然袭击,使日军防不胜防,阻不胜阻,使侵华日军不得不在临近失败前发出无赖的哀叹:“在中国战场上,过去一直是由我们掌握绝对制空权作战,现在则经受了完全新的体验。”

二、芷江机场经受了抗战的洗礼

芷江机场从开始修建起,日本人似乎已预感到它潜在的严重威胁,成了日本人的心腹之患。日本特务机关于1938年就派遣特务汉奸潜入芷江收集有关机场等方面的军事情报,并企图破坏机场的修建,其活动被中国军方发现,并被驻芷江的宾兵司令部处死。日军在派遣特务的阴谋失败后,公然又于芷江机场竣工不到一个月就派出轰炸机18架,偷袭芷江机场和县城,遭到驻场苏联志愿空军的沉重打击,有3架日机被击落。三天后,又有18架日机从常德飞临芷江,突然向芷江机场发起攻击,投下炸弹124枚,在机场上留下了上百个大小弹坑。在后来的几年中,日机多次对芷江机场及县城实施轮番轰炸。据县府1946年对空袭损失的不完全统计,自1938年11月至1945年12月,日机共对芷江实施了38次轰炸,出动飞机513架次,投弹4731枚,炸毁房屋3756栋,损失粮食30万担,损失总值163.17亿元(法币)。在这38次轰炸中,攻击机场的就有23次,投向机场的炸弹达3109枚。在整个抗战期间,芷江城区共有838名同胞在日机轰炸下伤亡。尽管如此,芷江人民不畏伤亡,企盼和平,积极支持抗日。每当机场遭受日机轰炸后,成百上千的城乡民众,带上锄头畚箕,自动去填修弹坑,抢修跑道,每遭受一次大的轰炸,一天左右就可修复,机场的作战飞机又可照常起飞降落。更有大批匠人,为机场赶制了许多木制飞机模型,排放在机场中央,用帆布盖着,借以蒙蔽迷惑日军,以达到保全和掩护中国和盟军飞机的目的。芷江机场经受了抗战的洗礼,芷江人民为抗战付出了代价,为和平作出了牺牲。

1944年4月以后,随着豫湘桂战役的推移,郑州、洛阳、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等处中国机场的陷落,从这些地方撤下来的中美空军大部分汇聚到了芷江基地。当时芷江机场成了中美战略空军唯一的前进基地,成了捍卫大西南后方的坚强屏障和迎接全国大反攻的前哨阵地。这时的日军大本营也已经觉察到,不扫平芷江基地,打开大西南的通道只是一种梦想;重新夺取制空权,彻底消除占领区城市、交通线和日本本土空中的巨大威胁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日本人决定不惜老本也要拔除芷江空军基地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1945年4月,中日双方一场围绕着芷江机场的争夺战——湘西会战(又名芷江会战)打响。日军出动主力部队第二十军团,下属6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伪和平军第二师和飞行师团第44战斗队、独立54中队及炮兵、工兵2个独立联队共8万余兵力。广西、东安日军向北,邵阳、双丰日军向西,宁乡、沅江日军向南,兵分三路向芷江形成合围之势。重庆国民党军事当局意识到稳定湘西,保住芷江基地,不仅关系到大西南及陪都重庆的安危,也直接关系到即将开始的全面反攻的整个战略部署。因此,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定倾注大力,将日军聚歼于雪峰山东麓地区,死守芷江战略空军基地。湘西会战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自挂帅并担任总指挥,参战陆军为8个军23个师,约12万余人。驻扎在芷江空军基地的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第四大队、第五大队及美军第十四航空队一部的所有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和运输机,承担起控制整个华中地区的制空权,拦截日机,轰炸战区内敌后方的大小铁路公路桥梁,保障中国守军后备兵力的补充、后勤物资的补给、战区情报的提供、从空中聚歼日军地面部队等作战任务,全力以赴配合湘西会战。4月9日战役正式打响后,日军从安化、益宁乡、双峰、邵阳、东安、新宇、武冈1300余里的扇形地段向湘西发起全面攻势。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在中国地面部队顽强抵抗、英勇奋战和中美空军的猛烈打击下,1945年6月7日,参加“芷江攻略战”(就是“湘西会战”)的日军被迫撤回原阵地,共歼灭日军28320人,生俘213人,还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侵华日军大本营发动的这场寄予极大希望的“芷江攻略战”,结果与意愿背相径庭,不仅未能触动芷江机场的一根毫毛,反而给日军第二十军主力带来了灭顶之灾。同时也为中国军队乘胜开展反攻、相继收复桂、柳等城市创造了条件。促使日军南方军被迫缩短战线,转攻为守。湘西会战是中日双方最后一次恶战,中方的取胜,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三、抗战胜利受降、芷江机场名垂青史

1945年8月15日,芷江机场严阵以待的中美空军大机群,正静待着出击的命令。突然从基地指挥部里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这从天而降的喜讯,顿时使整个机场沸腾了,人们拥抱、庆贺。在重庆的蒋介石连续两次急电驻南京的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催促其赶快派代表与中国军方接触,洽谈受降事宜。

谈判的地点选定在湘西南重镇芷江。中方这一重大的历史性选择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芷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芷江处于昆明、重庆、南京之中心地带,无论是重庆、昆明派出的中美受降代表,还是南京日军总部派出的乞降代表,乘飞机来芷江都很方便,连最远的南京,乘飞机到芷江也不超过4小时可到达。加之机场跑道保持完好,可供各种飞机安全起降。

二是取决于芷江厚重的军事背景。当时芷江机场为中国战区第二大军用机场,又是对日战略反攻的前哨阵地,不仅机场上拥有数百架飞机,具有强大的空中实力,而且在其周围驻扎着大批中国地面部队。这对日本方面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军事压力。因此,可以发挥解除日军降使的精神武装,打掉其嚣张气焰的巨大威慑力。

三是芷江机场在抗战中的作用功不可没。芷江机场在抗战期间所出动的数千架次飞机,搞得日本本土和大陆占领区的城市和交通线一天也不得安宁,日军早已把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除而后快。驻扎南京的日军大本营包括今井武夫在内的日酋们,特意精心策划和发动的那场“芷江攻略战”,就是妄图实现其攻战芷江,夷平芷江基地的军事阴谋,最后是“欲图之而不可得”。确定在芷江受降,允许日本人踏上芷江这块土地,让其以战败者的姿态来领略下一芷江这块炸不烂、攻不破的神圣土地的风采,真可谓是“怕来之而不可避”。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稿源:红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