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又廷隋棠吻戏:帮我品析一下这首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0 23:17:25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春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选自《东坡先生全集》。章质夫作《水龙吟》杨花词,苏依韵和作此词。全篇层层铺叙,句句都是寄托之笔,且把杨花、思妇、“我”,这三种本来毫不相干的形象加工锤炼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艺术形象。

  苏词三百余首,其中婉约艳科词占总数十分之二、三,要比豪放词多出两三倍,且不乏脍炙人口之作。这里仅就苏轼的“婉约艳科词”的代表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窥全豹,试陈管见,权作续貂。

  先读全词,词云:

  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似花还是非花”,古人有承认杨花是花的,如庾信《春赋》:“二月杨花满路飞”。也有不承认杨花为花的,如梁元帝《咏阳云楼檐柳》:“杨花非花树。”起句突兀,活画出漫天杨花纷纷飘坠,无人怜惜的凄苦景象。除了点明所咏之物,又从“似“与“非”之间生出奇思妙文,似问非问,似慨叹又似彷徨。显示了“万感横集,五中无主”(清周济论词之语)的深广忧愁;也说明了“似花”也无人惜,“非花”也无人惜的凄凉景况。着笔即大笔淋漓!

  “也无人惜从教坠”,从客观写来;“抛家傍路”,从杨花主观立意。此句不仅写出了原作者的离情别绪,联系到作者的处境和遭遇,不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飘泊、沉沦的感慨吗?杨花的境遇,正是原作者和作者的境遇:“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偏向耳边啼。”迁客逐臣,“同是天涯沦落人”啊!“抛家”则无家可归,“傍路”则流离失所。这,又是历史上一些有正义感的爱国文人共有的命运。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进一步写杨花的“也无人惜从教坠”。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情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杜甫则谓:“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既然有思,自然多情。是杨花在思?是诗人在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承上“无情有思”而来,更进一步申说“无情有思”。那柔软的杨枝正像被愁思萦绕坏了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正像美人困极时欲开还闭的娇眼;那随风飘荡的杨花正像梦中万里寻夫的思妇。这里“愁”和“思”水乳交融,“物”和“我”浑然一体,正是“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阕结句:“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这既是在写杨花,又是在写章质夫家人“闭门愁断”。宋人谓这些句子“悉写杨花神魂”。又说即唐人“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诗意。留亦难,去亦难,人难见,梦难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真是说不完离恨千端,道不尽闲愁万种。它不仅是摄住了杨花的神魂。而且是摄住了人的神魂!触景生情,睹物兴悲,情景交融,物我莫辨。

  在上阕一气呵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涌起笔底波澜。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承上启下。首句结上阕无人惜杨花,次句领起下阕作者的惜杨花。从“不恨”和“恨”相对立意,一收一拓,引出春残不可收拾的怨恨,因为杨花飞尽,意味着百花凋残。这里进一步深化了词意,重点在“恨”字,以“不恨”衬“恨”,不恨也正是恨!“西园”语出曹植《公燕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那是写朋友欢聚盛况;苏轼反用其意,抒发“落花流水春去也”的伤春之情。“落红难缀”即落花难以收拾,比飞尽更可恨更深沉更悲痛。“零落成泥碾作尘”,扫地俱无;“红消香断有谁怜”;古今同哭!

  接着是“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无可奈何花落去”,惟余叹惋;“不信东风唤不回”,令人深喟。杨花何在?是否化作浮萍?否!这里只说不见飞花,但见萍碎而已。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里承“落红难缀”“春色”即“落红”,陆龟蒙《惜花》:“人寿期满百,花开惟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李煜《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此处化用其意,言落花多数委弃尘土,小部分随水飘流。作者以历历在目,屈指可数的鲜明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在漫漫长夜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一切美好之事,英俊之才,烈士名流,诤臣良将,往往在历史上的某个阶段或时期里摧残殆尽,百花纷谢,万马齐喑!有心人不得不发出深沉的浩汉。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遥接起句“似花还是非花”,意谓杨花确实不是花,而是离人的眼泪。以“不是”衬“是”,大大加强了抒情气氛。此句即从唐人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化出,是“夺胎换骨”之笔,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离人泪”,有原作者和作者的眼泪,以及一切被弃置之人的眼泪。正是萧萧竹声,仁者听到民间疾苦;风声鹤唳,聩者惊闻万马奔腾。

  综上所述,纵观全词,字字写杨花,句句是离人。极尽变化,姿态横生,委婉曲折,反复倾吐,抒情言志,感慨幽深。坡公真乃文坛巨擘,《水龙吟》堪称绝妙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