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年轻时照片:文言文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5:10:51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什么意思?

孔子家语》读书笔记

  《孔子家语》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子为中心的古代传说汇集,与《礼记》中的某些材料相同,《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七卷”,颜师古表示怀疑,注云:“非今所有《家语》”。宋人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说:“《家语》四十四篇,虽孔安国撰次,按后序,实孔氏诸弟子旧所集录,与《论语》《孝经》并时,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曰《孔子家语》。”又说:“《家语》汉初已流布人间,又经孔安国撰定。”
  但后代学者对其真伪却产生了怀疑,认为是王肃的伪作。有的出版社就认定:该书系三国时王肃书目及《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大小戴礼记》等书资料集合而成。王肃伪造此书,意在为《圣证论》提供根据以攻击郑玄之学。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云:“《家语》只是王肃编古录杂记。其书虽多疵,却非肃所作。”指出王肃有所依傍,并非凭空伪作。
  到了清代中叶,孙志祖作《家语疏证》,范家相作《家语证伪》,逐篇逐章寻出作伪依据,并指出其割裂改窜的痕迹,似乎《孔子家语》是伪书这一桩公案就此判定了。顾颉刚对清人王柏所言“今之《家语》……意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之绪余,混乱精粗,割裂前后,织而成之,托以安国之名”十分赞同,认为“绝对正确”,并说:“故今之《家语》,大部分为编辑,小部分是创作。”又说:“《孔子家语》不但是一部伪书,而且是一部杂凑书。”实际的情况是,王肃获得了一个早期的本子,然后为了迎合他与对手的论辩,加入了自己的阐释。即便如此,《孔子家语》的编纂要追溯到更古老的传统。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竹简6000余枚,内容有《诗经》、《苍颉篇》等佚籍,都是现存最早的古本,同时出土的木牍文书中,许多语句在今本《孔子家语》中可以见到。李学勤据此认为:“早在汉初确已有《家语》的原型,《史记》世家、列传很可能参考过此书。刘向编集《说苑》,也收录了其中文字。王肃作解的今本《家语》,大约就是在简本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扩充编纂形成的。”胡平生也根据阜阳汉墓木牍和《说苑》简的材料讨论了《家语》的真伪及成书年代,结论为:(1)从汉初就流传着一批记录孔子及门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简书,这批简书应当就是后来编纂《孔子家语》、《说苑》、《新序》等书的基本素材。(2)从汉文帝时汝阴侯墓简牍所见专记孔子言行的篇章,可以看到汉初孔子学说的发展与传播。《家语》的编纂,正是儒术发达以及孔子受到重视的产物,旧说孔安国编纂《家语》并作序,应当是可信的。(3)长期以来,今本《家语》被认为是王肃伪作,细审各家所举“罪证”,按现在所知道的古籍编纂与整理的知识加以考察,证据并不充分。关于《家语》在流传过程中,有亡佚、改易、增益等各种情形,皆属传世古籍所遭遇的普遍问题,不能据此论定其为伪书。这样就澄清了过去以为《孔子家语》是王肃作伪的说法,对于研究西汉初年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阜阳双古堆和定县八角廊汉简与今本比较,一简一繁,说明今本在竹简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广补辑,这是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常有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增广补辑部分将其视为伪作,也就是说,不能因其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否定《孔子家语》一书本身的价值。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买了一批战国楚竹书,其中《孔子诗论》中有孔子对《诗·召南·甘棠》的解说,将之与《孔子家语》相比较,两者基本接近,因此朱渊清确信:“《孔子诗论》是孔门弟子所记孔子《诗》说,《孔子家语》则很可能就是在《孔子诗论》之类原始本子的基础上钞撮编成。”
  孔安国,西汉鲁人,字子国,孔忠次子,孔子十一代孙。生卒年月不详。西汉经学家。安国少学《诗》于申培,受《尚书》于伏生,学识渊博,擅长经学。武帝时任博士,后为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据传,汉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较今天《尚书》多16篇,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今传《尚书孔氏传》,一称《孔安国尚书传》,明清学者定为后人伪托。《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请教。后世尊其为先儒。

  既然是“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名曰《孔子家语》”,那么,为了追寻孔夫子的足迹,了解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体会他那万世师表的言行举止,感悟圣人情怀,哲人智慧,读《论语》后,《孔子家语》以也应在必读之列。
  本人读《孔子家语》已经一月有余,只因文言文底子薄,知识储备也有限,悟性又差,所以迄今仍未读完。已经读过的章节,也没完全读懂。只是边读边记,有所感悟,信手涂鸦,连不成篇,自不是钻研之法。我总想,我们作为一般的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人类各种精神资源的利用者,只要能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有所感悟,就达到读书的目的了。当然,这个感悟,是今天的,如果到了明天,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也许就有了新的感悟。而且,感悟不是实证,与科学或许无缘。请各位批评者明鉴。这里所列的,是《孔子家语》的一部分,而非全书。就权当是读书卡片吧,为了今后查找方便;也权当是求学作业,恭请各位老师批改指点。

  点睛于2005年6月17日晚。

  作者:点睛 回复日期:2005-6-18 8:21:03
  相鲁第一
  【原文】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无文饰雕画,不诈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木为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聚土以起坟者也)不树,(不树松柏)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鲁国在东故,西方诸侯皆法则)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大意】
  孔夫子开始时出任中都宰,制定了养生送死的规矩,年长的和年幼的用不同的食物;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有不同的任用,男女分路而走;路上没有人拾取别人落下的东西,器皿上没有多余的雕饰;制造四寸厚的棺材,五寸厚的外椁;顺着丘陵造坟,不堆积泥土,不种树。实施了一年,西边的诸侯都学他的做法。鲁定公听说后问孔夫子说:“学你的这种方法,用来治理鲁国怎么样?”孔夫子回答说:“即使用来治理天下都可以,哪止鲁国而已啊。”
  【杂感】
  孔夫子出任中都宰时,制定了养生送死的法则。基本精神是厚养薄葬,因人任事,崇尚节俭,推行礼节。有如此的政绩,也如现在某些人事一样,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影响到了国外,才引起鲁定公的注意。
  儒家最看重的是养老与葬礼、祭礼。其实这是当时风俗中十分看重的事,许多贵族都穷奢极欲,平民也深以厚葬之风为苦。孔夫子在此提出的养生送死之法的精神,就是厚养薄葬,然千百年来,一直被别有用心者所歪曲。有些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孝,于是不惜倾家厚葬,以求名扬。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孝,守制期间造出各种哀伤假象。矫揉造作,华而不实。根本远离中庸至诚之训。《论语》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
  其次是强弱异任问题。世人本来能力不一,因兴趣各异,所学专业也不同,只有因人任事,做自己专长的事,才能使社会发生最大效能。而一旦因人任事,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因此而造成社会地位的有高有低,这是无法避免的。任何要一律平等的想法,在这社会实际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邓公小平先生深谙此道,所以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尽管贫富差距相距过大,对社会安定也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政府动用财政税收政策来调节了。

  【原文】
  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卿大夫称家甲铠也)邑无百雉之城,(高丈长丈曰堵,三堵曰雉)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孙不得意于季氏,因费宰公山弗扰率费人以袭鲁。孔子以公与季孙叔孙孟孙,入于费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及台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勒士众下伐之,费人北,遂隳三都之城。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大意】
  孔夫子对鲁定公说:士大夫家中不应该拥有武器装备,大夫的封邑不能有超过百雉的城墙,这是古来的制度。现在三家已经超过制度,请下令都减损它们。就派季氏宰仲由(子路)去毁三家之都城。叔孙氏对季氏不满意,就凭着费宰公山弗扰来袭击鲁国,孔子就请鲁定公与季孙叔孙孟孙,进入到季氏的家里,登上季孙武子之台;费人攻击它,达到台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统领士众下讨伐他们,费人败了,就毁隳三都之城。增强了公室,削弱了私家,尊君抑臣,政令教化盛行。
  【杂感】
  这“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一语,成为儒家的支派法家的一大理论支柱。正因为如此,君权越来越大,以致无法限制,给社会、给百姓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危害。不过,在当时混乱的社会中,人们确实很盼望着有一强有力的统治者在廓清局面,就像后来法国人当年盼望拿破仑一样,中国终于盼来了秦始皇。然而秦始皇来了,战乱终止了,社会安定了,人们发现自己的活动空间反而更少了。真是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乱,百姓苦;治,百姓苦”啊!所以希望通过强化君权来达到社会安定,也不是一条好路子。
  然而,假如中国也象西欧一样的走贵族共和之路,情况会怎么样呢?无法想象,因为历史不能假设。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不会形成一个中华民族,也许现在正在像欧盟那样,为“亚盟”宪法的通过而犯愁。那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