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菁如教授:"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是说的什么意思,特别是后面一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1 01:02:21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其六》

白话释义: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未必总是正确,从一个人的文章也未必能见出其全部品性。比如西晋时候的潘岳,虽然写下《闲居赋》这传颂千古的淡泊名利之文,其行为却是遇权贵而阿谀奉承,见贾谧而望尘而拜。

扩展资料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

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

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家。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论诗三十首_百度百科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其六》

白话释义: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未必总是正确,从一个人的文章也未必能见出其全部品性。比如西晋时候的潘岳,虽然写下《闲居赋》这传颂千古的淡泊名利之文,其行为却是遇权贵而阿谀奉承,见贾谧而望尘而拜。

扩展资料: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

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显而易见,语言、形象一半可以学来,而人品境界是学不来的。诗词是人品的表现,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结晶,更是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创作诗词时要把真实感情提到大我的境界,提到人品的高度。诗词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诗三十首

意思是:曾经的美男子潘岳写过一篇高雅的《闲居赋》,在作品里描绘自己淡泊名利志趣高洁。但实际上,却是个谄媚的小人,甚至会在路边拜倒在权贵贾谧的车尘之下。出自于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六》。

原文: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白话释义: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未必总是正确,从一个人的文章也未必能见出其全部品性。比如西晋时候的潘岳,虽然写下《闲居赋》这传颂千古的淡泊名利之文,其行为却是遇权贵而阿谀奉承,见贾谧而望尘而拜。

扩展资料:

《论诗三十首·其六》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

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诗三十首

意思:曾经名重一时的美男子潘岳写过一篇高雅的《闲居赋》,在作品里描绘自己淡泊名利志趣高洁。但实际上,却是个谄媚的小人,甚至会在路边拜倒在权贵贾谧的车尘之下。

原文: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六》: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扩展资料

《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家。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参考资料:《论诗三十首》--百度百科

这句话的意思是:

西晋的大文学家潘岳,写过一篇很高雅的《闲居赋》,但实际上,却是个谄媚的小人,甚至会在路边拜倒在权贵贾谧的车尘之下。后面的一句话别强调了高情是谄媚权贵的小人。

出自:

元好问 《论诗》诗之六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译文: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

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扩展资料:

“拜路尘”典故: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之文,岳之辞也,

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

释义:

晋代潘岳与石崇谄事贾谧 ,每候其出,辄相与望车尘而拜。后遂以“拜尘”指谄事权贵。亦作“拜车尘 ”、“拜路尘 ”。

有关诗句:

1、《晋书·夏侯湛潘岳等传论》:“然其挟弹盈果,拜尘趋贵,蔑弃倚门之训,乾没不逞之间,斯才也而有斯行也。”

2、唐 刘禹锡 《望赋》:“不作 渭 滨垂钓臣,羞为 洛阳 拜尘友。”

3、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君侯设醴以前席,里巷拜尘而如堵。”

4、宋 陆游 《野兴》诗:“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

5、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六:“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 安仁拜路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拜路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诗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