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造句:有谁知道哪里有《可喜的一天》的教案吗?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7:04:02
广州沿海的音乐课

《可喜的一天》
教材分析:
歌曲《可喜的一天》这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影片描写了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苏军挥师直捣德国法西斯巢穴,与英、美、法盟军会师柏林这个过程中两个男女主人公的故事。
此歌于20世纪50年代初随影片传入我国,在少年儿童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战争爆发前夕,在和平的土地上青少年的幸福生活和他们的美好理想。
歌曲分为主歌(第一乐段)和副歌两个部分。主歌包含两个平行乐句(前乐句4小节、后乐句6小节),旋律微微波动,节奏细密轻快,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副歌的旋律上扬,节奏扩展,给人以明朗宽广的感觉,抒发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热情赞颂。
全曲的二声部和声基本采用三度音程,但最后4小节则作同度齐唱,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齐声歌唱。
教学目标:
欣赏苏联故事影片《攻克柏林》插曲《可喜的一天》,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特点以及苏联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教学过程: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教学反思:
《可喜的一天》是一节高段歌曲欣赏课,这类型的欣赏课平时一般很少去触及。怕讲得多了,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就少了;唱得多了,就变成新歌教学了。一节课下来,反思如下: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音乐情绪。本堂课的重点是体验音乐情绪,运用音乐要素,进行歌曲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情绪体验还不够,因此参与性不够强,课堂气氛欠活跃。在教学设计上,除了从歌曲的节奏、演唱的方法、力度的处理等方面启发学生外,还可以从分析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进行律动等方面着手,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音乐,从而更好的体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