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故事:求一编文章:报答人民 服务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14:43:28

“我是人民培养的医生,一生都要用自己的知识报答人民”

72年前,李维廉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协和医学院毕业的父亲,怀着救民于水火的志向,毅然放弃了在协和医院作院长的选择,回到家乡福建莆田,开设了一个贫民诊所,专门为穷人治病。李维廉从记事起,父亲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惟医道以济世,从廉行以救人”的种子。为他起名“维廉”,就是希望他长大后子承父业,做一个“济世救人”的好医生。父亲的一言一行影响和熏陶着年少的李维廉。“济世救人”这几个字深深地铭刻在了他幼小的心上。

1950年,作为新中国第一届大学生,李维廉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习。新中国火红的旗帜激励着他,抗美援朝的战火炙烤着莘莘学子的爱国之心,他拼命地学习,要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就在那时,李维廉知道了当时异常贫困的国家需要28个农民劳动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这在他年轻的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先进人物钱正英来学校作报告,讲到旧时代的读书人都想“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用自己的知识来赚钱谋生。新中国的有志青年,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献给劳动人民,要改“卖”为“赠”。这一课,深深铭刻在李维廉的记忆中。他明白这一字之差,就是新旧时代读书人的分水岭。

党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在李维廉的心中筑牢了一生不变的信念和追求:人民培养的新中国知识分子,一生都要用所学的知识报答人民,服务社会。这成为他勤奋工作、竭诚奉献的原动力。

1955年的夏天,风华正茂的李维廉即将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就在他开始实习的时候,一场特大的洪水袭击了淮河流域。他怀着一颗报国为民之心,积极参加救灾医疗队,奔赴抗洪第一线。他满腔热情、没日没夜地工作。一个个濒临死亡的患者在他的救治下重新站了起来。长时间的疲劳和超负荷的工作,李维廉累倒了,被送回上海,诊断为肺结核,由于延误了治疗,他的肺已经出现空洞,医生不得不为他切除了左下肺叶……母校的老师们痛心不已:他们的高材生还没有走上社会,就失去了一片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