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二手房网:中关村名字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07:16:17
刚在baidu搜索到一个答案,不满意,他说是老北京叽里咕噜说的土话,具体是什么意思也没有说清楚.

中关村为什么叫中关村?今天的中关村里有许多人会提出这个问题来。就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中关村”这个名字来自中关村原来有太监坟,先叫中官(既太监)坟,后来根据同音变成“中关村”;有人根据1915年前后的地图的中关村位置上标有“中湾”地名,结合中关村北有“后湾”、中关村南有“小泥洼”、“大泥洼”而认为中关村地名来自“中湾”;有人认为中关村是和圆明园有关系的“前关”、“后关”和“中关”;也有人认为中关村的名字和西直门北下关有关系。这些说法中有的有一定道理,有的就比较缺乏依据了。

中关村什么时候形成居民聚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村名呢?到1949年,中关村自然村的人口也不到300人,就三十多户人家,所以这个村子形成得不会太早。中关村最早在光绪三十四年地图上开始使用的“中宫”。由于中关村自然村北不远处有一处供奉太监祖师刚秉的庙,该庙又名广惠宫,所以很可能是当时绘制地图的人听到当地人“中官”发音后,误以为是“中宫”之故。
1913年《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在前清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份营汛村镇名录档案中,更明确地使用了“中关村”三个字的地名;1915年一幅《实测京师四郊图》中使用“中湾”做中关村的地名;1930年代初出版的北平市街巷村里名称录中也使用了“中关村”这个地名;北平市警察局1947年、1948年的户口档案中,也使用了“中关村”、“中关”这样的地名填写地址。中关村在解放前其他很多地图中也见多过“中关”、“中关村”这样的地名。“中官(儿)”、“中官村”这样的地名在1949年以前的官方档案、资料中很少见到,只有一份1949年由中关村村民填写的表格中使用过“中官”填写地址;金勋先生在其所著《成府村志》上,使用了“钟关(儿)”地名。1949年以后短暂的一两年中,施工单位在地图和征地告示中曾经使用过“中官村”地名,海淀区1953年的档案中已经使用“中关村”作为中关村的地名。
中关村自然村的老居民总是认为,他们的村名就叫“中官(儿)。所以,无论是用“中宫”、“中关”、“中湾”“中官”还是“钟关”做中关村的地名,其来源都有可能来源于当地人对“中官儿”(Zhong-Guan-er)的发音。中关村自然村当地人发这几个音的时候连读或音节发生弱化,听者很可能理解为“中宫”、“中官(儿)”、“中湾(儿)”、“钟关(儿)”、“中关”等等,然后以不同的写法落在地图、档案、史志、资料中。这就导致了中关村历史上使用过许多种村名。这样一地多名的问题在周围成府村、海淀镇、西柳村等等村庄的历史资料中都出现过。
目前关于中关村地名由来的说法比较多,但是比较集中的说法是“中关村”与中关自然村附近有太监坟地有关,这种说法主要自来《北京海淀地名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典(北京市)》。这一说法的出处却很少见到报道。许地山先生在其1929年所著《燕京大学校址小史》中间接地给出了这一说法的出处“侗将军园底历史我知道底很少,只知道园底东边原是明朝太监的坟地,现在还有几块墓碑躺在那里。”(按:侗将军为中关村西邻,也叫治贝子园)也就是说,在1929年许地山先生还看到过中关村这片地方有明朝太监坟存在,并有几块墓碑。明朝时,太监也叫中官。中关村因为明朝太监的坟而起名“中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一种解释。
《北京海淀区地名志》等文献还提到,“中关村”是由“中官”、“中官村”、“中官坟”雅化而来的。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在步军统领衙门的《中营五汛、北营四汛、左营四汛所辖村镇图表》中,中关村以及保福寺、蓝旗营房、三才堂等村当时都属步军统领衙门北营德胜汛管辖;中关村北邻的成府村属中营圆明园汛管辖;中关村西邻海淀镇属中营畅春园汛管辖。中关村当时在步军统领衙门两营、三汛的交界处。旧时,清河和海淀是北京郊区两处重镇,两镇经济活动频繁,而京西三山、五园都是皇家重地,一般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不能在其间穿行。从清河到海淀只能从皇家园林的边沿穿行,从海淀过中关村绕蓝旗营经三才堂应该是去清河的近便之路,而从海淀经保福寺向东再向北到清河的大路相对距离长一些。所以,旧时从海淀经过中关村到清河的小路,很可能是人员穿行的近路,在这样的村庄附近设置关卡是很有可能的。《北京市志稿》中记载,中关村近邻海淀镇东头的辛庄胡同东口设有中营畅春园汛千总官方一所,辛庄设有经制外委官房一所;成府村南头设有中营圆明园汛右哨头总司把总官房、经制外委官房各一座。所以,在官府对“中官”这个地名进行雅化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就是“中官”位于两营三汛结合部附近,步军统领衙门中营各汛在“中官”周围设置关卡、官房。在北营德胜汛的角度对“中官”的村名进行雅化时,考虑“通往中营关卡的村庄”这一因素将村名雅化成“中关村”也是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揣测,真实情况还需要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找到从“中官”雅化成“中关”的证据。
中关村街道是1960年底批准成立的,所以最正式的“中关村”的使用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只有在中关村街道成立的以后,“中关村”作为中关村街道的地名才成为正式统一的地名,至此时,中关村的用名不统一的局面彻底结束。

  中关村村址立碑早已尘埃落定,然而关于“中关村”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其所包括的范围,却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就像中关村不会被忘记一样,它的历史也有许多人铭刻在心。关于中关村的故事,先得要从中关村的范围划分说起
  中关村范围的阶段划分比较复杂,一个时期的中关村有一个范围的概念,中关村内不断进行着建设,中关村按阶段划分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1949年以前,中关村是个有70户住家、276口人的自然小村,它以经营农业为主,周围的坟地占了土地的30%多。那时派出所的旧警察在村子里做户口登记时使用的地址就是“中关村”。就把这个小村作为第一个阶段,叫中关村自然村阶段吧。

  中关村自然村的范围不是十分大,其东界南起保福寺(在今天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原子能所一线)至蓝旗营西门北侧(今天蓝旗营西红绿灯北清华大学泵房处);北从蓝旗营西门北侧沿旱河经与于振周果园为邻至今天中关村二小南侧为中关村自然村的西北边界;南与东大院(今四环路南)相邻至保福寺为中关村自然村的南界。

  1949年以前,中关村自然村归北平市十八区十八保管辖,十八保设在保福寺,下辖保福寺村、中关村自然村、蓝旗营和三才堂村。这个十八保的范围是个比中关村自然村更大的区域范围。当时,中关村自然村是十八保属下的第五、第六甲。土改以后,十八保被保福寺行政村所取代,中关村自然村为第五闾、第六闾。再后来又称保福寺行政村为保福寺乡。1956年保福寺乡又与大钟寺乡合并成为新的大钟寺乡。

  1952年,中国科学院确定了以中关村院址的规划,中关村自然被划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建设蓝图的范围内。由于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形成新的北京大学,1952年底,中关村自然村北部的土地从中国科学院原有的建设蓝图中划出,划出的部分形成了北大的中关园。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自然村剩下的范围里及其保福寺村、蓝旗营和三才堂村的部分土地上征地进行建设。到1959年,中关村自然村已经被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和北区宿舍全部覆盖。此一时期,“中关村”和“科学院”一个作为地名、一个作为单位名称可以相互代用。中关村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名概念,已经被各方接受。这一时期为中关村初期建设阶段。

  至195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家属宿舍人口已经发展到有家属1971户、7572人。由于人员居住比较集中,但迁报户口、办理粮食、结婚登记等手续需要去大钟寺派出所,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因此中国科学院要求成立办事处、派出所。海淀区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决定不成立办事处,只成立一个居民工作站,全名为“东升人民公社中关村居民工作站”,具体工作仍由大钟寺大队领导。同时为了照顾蓝旗营、三才堂666户,2802人,(农民50户、217人)迁报户口,办理粮食去大钟寺的困难,将两自然村划入(中关村)。到这个时候,中关村仍然归海淀区东升公社大钟寺大队管辖,只成立了一个中关村居民工作站和一个派出所。在北京市政府的督促下,海淀区于1960年底批准成立中关村街道,1961年中关村街道正式成立。

  从这个时期起,中关村开始作为北京市的基本行政单位。中关村下辖科学院宿舍、科学院在中关村各研究所以及蓝旗营、保福寺、三才堂等自然村。

  1961年以后,中关村南区宿舍已经形成。到1980年前后,中关村范围除了包括保福寺、三才堂、蓝旗营等村外,还包括石家坟、大泥洼、黄庄东等自然村,范围基本就是现在海淀中关村街道管辖的范围。这一时期的是中关村街道发展成熟阶段。

  归纳起来可以将中关村范围的概念归纳为“十八保”的中关村自然村时期、中国科学院确定中关村作为院址时的保福寺行政村(保福寺乡)时期、中国科学院进入以后中关村的建设时期、1961年以后的中关村街道管理初期,以及中关村高科技产业示范区成立前的中关村街道管理的成熟期。有了中关村这些不同时期的区域范围,在以后讨论起中关村的事情来,就比较容易说清楚。

  “中关村”的历史回顾

  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

  1978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改革的序幕。改革大潮直接激发了中国最大的高智力知识密集区 北京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三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他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 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其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拔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还不是高技术企业,而只能说是高技术企业雏型,但它却使人们看到了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于美国“硅谷”或波士顿128号公路两旁那样的高技术企业群的可能性,因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有关“科研人员的任务究竟是什么”,“研究院所是否应办经济实体”等种种争议。

  198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理论上解决了关于中关村的争议。科技人员转向经济,兴办高技术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1983年1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就中关村的争议作了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从此,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坎坷历程,中关村的民营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此后,中关村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如科海(1983)、京海(1983)、四通(1984)、信通(1984)等先后建立。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肯定了这一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国科技知识分子的开创性为我国改革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86年12月,《人民日报》以“北京中关村一场悄悄变革,中国硅谷正在这里孕育”为题,向社会各界宣传报道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成长与发展情况。在此同时,7个城市的100多位从事软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研究”和“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调查与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第一次系统、全面、理性地研究了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律,这两个课题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我国搞高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系统地对高新区发展的概念、模式、项目、选址和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随着国务院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发布,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两年中,中关村的高技术企业发展到了400多家,并在实践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技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1988年初,中央办公厅组织联合调查组,根据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对电子一条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总结,肯定了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的方向,并提出了兴办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标志着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从此进入了不仅合理而且合法的正常发展阶段。

  二、从1988年到1998年:北京试验区发展期。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十八条),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科学院、各大专院校、各部委研究院所的一大批科技人员纷纷来到试验区,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试验区成立后现呈迅速增长的态势。

  随后的两年,尽管全国范围内存在经济调整与市场疲软等因素,在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试验区仍然保持了超常规的增长。从1987年底到1991年底,试验区企业由148家急剧增加到1300余家,年技工贸总收入由7亿元增到37亿元,年工业产值从4.8亿元(1988)增到12亿元,上缴税金由0.25亿元增到1.5亿元,年出口创汇由300万美元增到4500万美元,后四项指标年平均增长53.9%,36.9%,64.5%,125.7%。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掀起中国改革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现代建设的高潮,为中关村的兴盛注入新的活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更为活跃。1993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一新形势的推动下,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深刻总结了创业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这是在明确建立新经济体制时期,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新阶段。

  1995年5月,中央作出《关于加速科学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明确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共健康发展”。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反响。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研究北京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包括海淀试验区、丰台园区、昌平园区在内的一区多园格局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建立相应的市级管理机构:市试验区管委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到突出地位。

  1998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若干规定》(新十八条)。1999年初,颁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33条”)。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