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海景大酒店:AMD 赛扬与奔腾比有多大缺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10:08:30
能不能推荐一款七千左右的笔记本?

P4 3.0GHz约等于AMD3000+,不过我还是喜欢奔腾多一些,多任务处理上比AMD强不少。总之,DIYer用AMD,对装机不甚明白的用奔腾。游戏为主要的用AMD,其他无论干什么都是奔腾。还有,据我的观察,我同学AMD用大约1年左右的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问题,奔腾用的人相对较少,但都很稳定,我句句属实。以上是我的理解。

INTEL的稳定性在现在已经被AMD反超,奔4,赛扬4用原装的风扇都不太稳定,温度普遍60多度,得另买强力的风扇如果想稳定点的话。AMD的一般只有40多度,热点50多度,用原装风扇。之所以大家认为INTEL的CPU稳定是因为之前的P4C系列的CPU温度控制确实比较好,甚至比AMD还有点优势,但是新的核心已经使其发热量增加,所以不得不终止4Ghz的CPU

作为电脑三大件之一的CPU,一直都是DIYer们最关注的对象之一。而在CPU领域,最为出名,销售额最大的两家公司Intel和AMD竞争非常激烈,这对众DIYer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除了这两家以外,能生产CPU的还有VIA、IBM、苹果等,但它们的产品不是DIY的主流,就不介绍了。
一、目前的市场情况
首先来看看在众DIYer中早已经如雷贯耳的Intel。对应不同的市场,Intel拥有不同级别的产品。其中Xeon(至强)和Itanium(安腾)面向的是服务器市场,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Intel的Xeon服务器CPU
而它的Pentium(奔腾)和Celeron(赛扬)系列,才是真正属于DIYer们的产品。Celeron可以看作是Pentium的简化版本,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二级缓存减半,现在还包括前端总线的降低、取消对超线程的支持等。
作为Intel高端产品的Pentium系列,性能强劲,但价格也十分“强大”,一颗主流的Pentium CPU,要价往往上千。因此,对于钱包不是很充裕的中国大陆DIYer来说,除了对多媒体方面(这是Intel的强项)有较高要求的DIYer,价格比较平易近人的Celeron系列CPU可能才是他们最关注的。

早期的Socket423接口的Willamette核心Pentium4 CPU
目前市场上的Celeron系列CPU主要有两个独立的分支:Celeron4和CeleronD系列,CeleronD又分为Socket478和LGA775两种接口类型,另外市面上可能还有少量Celeron3系列的CPU,但那已经不是主流,就不介绍了。Celeron4刚推出的时候确实火了好一阵子,但不久人们就发现了它的软肋:高频低能。而价格并不昂贵,性能又可圈可点的CeleronD发布后,Celeron4更显得鸡肋。尽管如此,凭借着低廉的价格,Celeron4还是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这一系列的Celeron,从865PE到845PE,甚至是845D这样爷爷级的主板都能很好的支持。建议要求不高的办公用户、不想更换主板的升级用户购买。

Celeron4 CPU近照

现在来看看真正的主角:CeleronD。它采用了与Celeron4根本不同的Prescott核心,流水线高达31级。同时,相对于Celeron4,CeleronD的二级缓存由128KB提高到了256KB,这对提升它的性能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再一点就不能不提到最吸引DIYer们的一点:CeleronD极好的超频性能。主频为2.4GHz的CeleronD 320,一般情况下都能超到3.8GHz!!!达到这个水平的CeleronD,性能已经可以和Pentium4 2.8E比肩了。但这也是要付出小小代价的:DIYer不得不在散热器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过去那种二三十元的便宜货就可以对Celeron应付自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推荐超频用户、普通家庭用户购买。

采用Socket478接口的CeleronD CPU

采用LGA775接口的CeleronD J系列CPU
同时还要提一点,由于CeleronD系列采用了90纳米制程的Prescott核心,它相对于采用130纳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Celeron4系列,对主板的供电部分的要求更高。一般地说,主板应该支持FMB 1.5和VRM10.0供电规范,才能完美地支持CeleronD系列的CPU,所以为CeleronD选择主板,最低也应该是848P芯片组的主板,至于某些大厂的845PE主板经修改后也宣称可以支持CeleronD,但供电部分的先天缺陷还是不能很好地支持CeleronD。同时由于845PE最高只支持DDR333,这会严重制约CeleronD性能的发挥,所以并不推荐使用这种主板搭配CeleronD。

Intel原厂865PE主板

VIA的PT880工程样板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AMD方面。AMD自K7时代起,就已经具备了与Intel分庭抗礼的实力。目前AMD的产品线比较庞杂,但从接口上看,可以分为Socket462(SocketA)、Socket754和Socket939这3种类型。至于Socket940接口,因为现在已经成为面向服务器的Opteron(浩龙)系列CPU专用接口,故不在此多做介绍。

采用Socket940接口的Opteron服务器CPU
Socket462接口曾经演绎过辉煌,AMD的畅销货Barton(巴顿) 2500+就是Socket462接口的产品。但毕竟廉颇已老,Socket462辉煌不在,如今只有AMD的最低端产品,Sempron(闪龙)系列CPU还在采用Socket462接口。Socket462接口的Sempron性能算中规中矩,虽然不特别强劲,但也不弱;同时也继承了AMD一贯的作风:价格十分低廉。而现在AMD将Sempron系列CPU全面转向Socket754接口,说明Socket462接口的生命已经接近尾声。所以我只推荐小型网吧用户、资金缺乏的用户、办公用户购买。

采用Socket462接口的Sempron 2200+ CPU
Socket754其实只是AMD的过渡接口,但就是这个“过渡”的产品实力却不容小觑。性能十分强劲,尤其是在AMD的强项浮点运算方面更是全面超过同频率的Pentium4。目前这一接口的产品有Sempron和Althon 64系列,由于Socket754接口的Althon 64价格已经降得很低,与同接口的Sempron相差不过在200~300元以内,因此Socket754接口的Sempron反而被同门的Socket754接口的Althon 64压制得相当鸡肋,但同时Socket754接口的Althon 64系列CPU的性价比却突出来了。目前AMD正从Socket462转向Socket754,推出了一批超频性良好的Socket754接口的Sempron系列CPU,而且这一批Sempron相比同价位的CeleronD也有不小的性能优势。对于Socket754平台的CPU,我推荐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游戏玩家、中型网吧用户购买。

采用Socket754接口的Sempron 3100+ CPU

采用Socket754接口的Althon 64 CPU

关于Intel系列CPU一级缓存的算法问题
  许多朋友在这里提出来关于Intel系列CPU的L1 Cache(一级缓存)的算法问题,在这里作个解释。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知道L1分为L1 Trace Cache+L1 Data Cache,因此我们可以得出AMD的L1 Cache为64KB+64KB=128KB;而Intel为12KB+16KB。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正因为有这样的说法,才让许多人称赞AMD的CPU优于Intel的CPU,因为AMD有比Intel大好几倍的一级缓存。而实际上呢?AMD并没有凭借所谓的超大的L1 Cache表现出很高的性能,只是凭借较短的流水线取的性能的领先。实际上,Intel的CPU的L1是12KμOps+16KB,12K微指令追踪缓存和16K Bytes数据缓存。AMD的CPU就是实打实的64KB+64KB,64K Bytes数据缓存和64KB Bytes指令内存。那L1 Trace到底是什么?而12KμOps的μOps是什么呢。我在这里先找到了一篇报道,并把它Copy了过来。这是当年报道Pentium4的NetBurst架构的各种特性的文章。我节选了重要的部分。
  Execution Trace Cache 主要是改变了一向的 L1 设计,以往 L1 Cache 的 Size 是16KB (data) + 16KB (指令)。以往的指令不会储存在 L1 Cache 内,只会作即时的解码,相比现在的 Trace Cache,它同样地会将一些指令作解码,这些指令称为微指令(micro-ops),而这些微指令能储存在 Trace Cache 之内, 无需每一次都作出解码的程序,因此 Trace Cache 能有效地增加在高工作时脉下对指令的解码能力,不过 Intel 方面并没有公布 Trace Cache 的容量,我们只知道 Trace Cache 能储存 12000 个微指令(micro-ops)。
  从上面的报道中可以看到Execution Trace Cache其实是Pentium4新特性里的一种。而μOps就是micro-ops,也就是微型操作的意思。它以很高的速度将uops提供给处理器核心。Intel NetBurst微型架构使用执行跟踪缓存,将解码器从执行循环中分离出来。这个跟踪缓存以很高的带宽将uops提供给核心,从本质上适于充分利用软件中的指令级并行机制。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微指令的数目来比较指令缓存的大小。根据一些现象,我们可以基本确定Intel的CPU的L1应该有128KB左右,不会低于AMD的CPU。而且INTEL的L1是已经编译好的指令。实际上,单核心的Prescott使用8Kuops的缓存已经基本上够用了,多出的4kuops可以大大提高缓存命中率。而如果要使用HT的话,16KμOps才能达到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Intel处理器在使用超线程技术时会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自己的Intel的CPU就比AMD差,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很值得称道的地方。
  但是可惜的是,在Pentium D中,我们并没有看到L1 Trace Cache增加。由于L1 Trace Cache对Intel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性能不会有本质的提高.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新架构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了!

关于CPU的二级缓存的问题
  由于以上的INTEL在指令缓存的算法上也比AMD来的有效率的多,所以才有Intel的CPU比较依赖二级缓存的说法。在我们使用过程中,不难发现AMD的CPU在提高了二级缓存以后,性能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例如,AMD 754接口的Sempron 2600+和Sempron 2800,它们的二级缓存分别是128KB,256KB+,而频率同样是1.6GHz。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什么大的性能差异。同样的例子还有Sempron 3000+与Sempron 3100+,他们的二级缓存分别是128KB,256KB,频率同样为1.8GHz。而Intel的CPU缓存的差别,会导致性能比较大的差别。例如,Celeron D 2.4和Pentium4 2.4A。二者的频率都为2.4GHz,一级缓存相同,但是二级缓存就相差大了。前者是256KB,而后者就高达1MB。由于二级缓存的巨大差距,导致二者性能的巨大反差。到这里,大家都会认为,二级缓存越大,速度就越快。实际上,事实不是这样的。在实际应用中,CPU处理的数据中80%都是0KB~128KB大小的数据,128KB~256KB的数据约有10%,256KB~512KB的 数据有5%,512KB~1MB的数据仅有3%左右。所以对于这种CPU来说,二级缓存容量从0KB增加到256KB对CPU性能的提高几乎是直线性的;增加 到512KB对CPU性能的提高稍微小一些;从512KB增加到1MB,普通用户就很难体会到
CPU性能有提高了。正因为如此,大家能感受到Pentium 4 2.4A与Celeron D 2.4的性能差异,却很难感受到Pentium 4 2.4C(512KB二级缓存)与Pentium 4 2.4A的性能差异了。虽然情况是这样的,事实上在普通使用过程中,我们作为普通用户很难感受到这些差别。只有对CPU运算性能要求“苛刻”的玩家来说更大的二级缓存容量才是必须的。所以在选择CPU的二级缓存方面,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去选择。

支持AMD,除非INTEL在台式CPU使用移动版的技术

最近到是INTEL的部分P4处理器因为发现散热缺陷而宣布招回

Intel只能运行多任务,单任务运行会死机,并且发热量巨大,一个P4 2.0用液氮冷却,还在120多摄氏度。AMD的又便宜又好用,Sempron 1500+运算super PI 150万位只用了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