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二手车交易市场:请问中国姓式的英文写法是怎样规定的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09:47:36
比如“周”是“Chou”``那“何”是什么?
又有什么规律呢??
1楼的同志``应该不是拼音吧``周拼音是zhou耶`但是一般都用Chou哦`

一般来说都是拼音,但各个国家地区的拼音是不一样的,如我们用Zhou,香港就用Chou,而某些其它字的发音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拼音又会有区别,如张,我们用Zhang,香港是Cheung,好像其它地方还有用Chang的。

这种翻译是不需要有规定的,各个国家地区完全可以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发音习惯和拼音规律来写成英文。但往往地在我们国家,我们为了照顾外国人的读音习惯,而把我们姓氏在中国拼音里的拼写规则改成了更接近国外读音规则的拼写,因为如果我们用中国的拼音,外国人不一定会读,如果别人读错你的姓那感觉多别扭。比如西方人读徐和苏根本分不清,这时如果把拼音写成Tsu和Su,区别会明显些,但发音跟我们还是有区别的。

像你举的例子,何还是可以写成He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规律,那还是要了解西方的发音规律才能给出相应的答案,毕竟要让所有国家的人读准一个字,没有相应的拼写方式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是拼音

He

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9708.html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这种新颖的拼音方法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迪。明末音韵学家方以智说:“字之纷也,即缘通与借耳。若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清朝学者杨选杞说:“辛卯户糊口旧金吾期翁家,其犹子芸章,一日出《西儒耳目资》以示余,予阅未终卷,顿悟切字有一定之理,因可为一定之法”。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 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1931年到1932年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提出了“辣体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几乎都有不同的拼写法,拼写的是方言。

这是旧时的一种汉语拼音方案,现在大陆已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