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泰坦方舟在哪里:为什么人不能冬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7:50:15

科学家研究人类也可以“冬眠”。

我认为就是人类可以“冬眠”也只是一种医学治疗手段,而且还得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下面就是一篇说哺乳动物“冬眠”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

老鼠冬眠实验成功 人类寿命延长计划获进展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4月22日 11:09:34  来源:国际在线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

据MSNBC网站4月21日报道,这项实验已通过此种方法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选择将其唤醒。这说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药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

人工冬眠中的哺乳动物与自然冬眠的哺乳动物相同,自动将体温过渡为冷血动物的类型。在冬眠状态中的个体对于氧气的需求量也会有所下降。科学家认为,这种冬眠的功能也许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潜在本能,甚至人类也可能拥有,而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这个潜在的开关,按照需求进行冬眠状态的转换。

此前,人类冬眠的例子屡见不鲜。1999年,曾经有一位挪威滑雪者不幸被埋在雪下1个多小时,在获救后人们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体温也降到了华氏57度(正常状态应该为华氏98.6度),但是他最终还是通过治疗活了过来。2001年,一位加拿大女士艾丽卡·诺德比晚上在郊外散步,当时的温度接近零摄氏度,而艾丽卡仅仅穿着体恤。当人们发现冻僵的艾丽卡时,室外的温度仅仅为华氏11度(零下24摄氏度),她的心脏停止跳动已达两小时,体温降低到华氏61度。然而最终,虽然因为温度过低艾丽卡身体某些部位被冻伤了,但还是在没有截肢的前提下完全得以康复。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公司进行尸体的冷冻业务,寄希望于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有朝一日让这些与世长辞的人们再次重见光明。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例子。

此次实验中的人工冬眠不需要对个体进行冷冻,实验鼠只需要呼吸一种掺杂了硫化氢的气体,这种气体可以被人体和动物体自行制造。几分钟后,实验鼠停止了一切行动,进入一种完全的停滞状态。专家们说,硫化氢气体的作用是“阻止体内的新陈代谢灵活性”,正是这种灵活性帮助人体随时随地保持在华氏98.6度。通过加大硫化氢的剂量,体内细胞吸收的氧气完全被硫化氢取代,因此体内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止,进入假冬眠状态。而当呼吸到正常空气之后,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将会完全恢复,并且没有任何长期的副作用。科学家表示,下一次将在大型哺乳动物身上进行此种实验。(李远)

从根本上来说,人的体温是保持不变的,而青蛙、蛇等动物则不同,他们的体温是根据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类动物一到冬天体温就下降,像进入睡眠状态一样度过寒冬,这种现象叫“冬眠”。冬眠对动物来讲,是度过寒冬,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人不用冬眠,但是夏天会因为炎热而容易疲劳,冬天则会因为寒冷而多穿衣服。

人到底能不能冬眠

2004-10-07

--------------------------------------------------------------------------------

周清春 徐硕

神秘的冬眠人

61岁的陈鹏程是土生土长的福建龙津村人,据老陈自己回忆,生平他没去过什么地方,最远到过漳州。一辈子没干什么特别的事情,做得最多的事情大概就是睡觉了,老陈每年一觉睡数月,已经持续十多年。除了睡觉,抽烟是老陈平常唯一的嗜好。
老陈至今孑然一身,不曾娶妻,无家眷,住在早些年间父母留下的几间破败老房子里。如今身边没有一个亲人陪伴左右,唯一的亲人就是住在15公里以外的哥哥。虽说是区区15公里,但由于山路弯曲,交通不便,老陈和哥哥也极少往来。
老陈一直在家种地,有时在村里打点零工,像现在这个时节,正逢村里芦柑丰收,他就帮人挑芦柑装车,一天能赚25元钱。
老陈依稀记得,第一次“冬眠”时,母亲还未过世,但具体是哪年已记不清了。“当时只觉得很累,浑身无力,很想睡觉,倒头便呼呼大睡。”没想到,他一觉醒来,母亲就告诉他,他这一觉睡得太长了,怎么叫也叫不醒。
他每回“冬眠”持续的时间,没什么规律,据他回忆,有时是十来天,有时是两三个月。2002年的“冬眠”发生在农历九月中旬,那时晚稻还没收割。陈鹏程回忆说,那个时候,他感觉很累,没力气再去劳作了,就呆在家里昏昏欲睡,困得不行了的时候,躺下就开始大睡,没想到这一睡,消磨了近四个月时间……
我们不禁要问:人到底能不能冬眠?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动物行为学专家乔慧理女士。

动物的冬眠本领

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冬眠时,它们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
有冬眠习性的动物每年有4-6个月是处在接近死亡的状态下的。比如地松鼠在冬季开始时,选择弯曲的地方,挖一个和自己身体一样大小的“冬宫”,然后身子缩成一团,体温从正常的36℃慢慢降到2℃左右,3-4小时后,心跳由350跳/分钟减至2-4跳/分钟。
这些冬眠的动物都具有神秘的本能。例如有超级“冬眠家”之称的旱獭,冬眠时在土中挖出一个洞窟作为寝室,洞窟犹如一条长廊,能容纳十几头冬眠的旱獭。
“动物冬眠与它自身的特点以及生存环境有关,不是什么动物想冬眠就可以冬眠的。”乔慧理说,“比如某些鼠类,它们在冬眠过程中不吃不喝,代谢极其缓慢,可能是因为它们体内存在的某种物质起着生理调控作用。”

冬眠激素诱发动物冬眠

“现在已经发现一种叫做‘冬眠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比蛋白质要小,是一种含有9个氨基酸的肽类,对冬眠起调控作用。”乔专家说。
美国科学家道厄是在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这种物质的,它能够诱发动物冬眠。在盛夏,如果把冬眠激素注入黄鼠和蝙蝠身上,这些动物就会有规律地长时间沉睡。后来又在不冬眠的猴子身上做试验,发现猴子竟然也出现典型的冬眠状态,脉搏跳动减少50%,体温也降低了。当冬眠激素的作用减弱后,猴子又逐渐恢复正常。道厄的这项新发现,对人们了解冬眠的机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神奇的“冬眠药”
“如果把有着与冬眠激素相同作用的类似物质用于人体,那么人体可能产生类似冬眠的状态。”乔慧理说。
让人类冬眠,科学家们的方案之一是使用一种叫做“戴德勒”(DADLE)的物质。试验表明,即便是在夏天,给松鼠注射这种物质后,它们也会进入冬眠状态。在非冬眠类动物身上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据此估计,这种物质能使细胞分裂的速度放慢,细胞其它生理活动的强度都将降低。这意味着,它很可能也会将人体细胞带入休眠状态。
“人要到太空冬眠,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比如,是否存在一种物质,或其它的自动机制,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可以重新启动代谢,使人苏醒,这些还都在研究中。”乔专家说。

低温可以让人“冬眠”

1974年4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大陆的冰中发现至少冻结了1万年的细菌。他们在实验室中配制了营养液并提供适宜温度,经过精心操作,这些细菌复苏了。
在低温和冰冻条件下,细菌为什么没有被冻死而又复活了呢?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低温可使活组织的代谢能力显著降低。当外界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机体的细胞不会衰老,也不会退化,处于“生机停顿”状态。冷冻阻止了细胞的分解、衰老和死亡,因此生命得以永恒“封存”。
1967年1月19日,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身患癌症,濒临死亡。医生根据他的请求,把他的身体迅速冷却到摄氏零下196度,然后装进不锈钢棺材,长久放在摄氏零下200度的冰墓里。詹姆斯·贝德福希望将来有了治疗癌症的方法后,再把他解冻,治好他的病。
“冰冻和冬眠是不一样的,冰冻是完全把机体冻起来,基本是让生命停止在原来的状况,是完全被动的;而冬眠还有一个基本的代谢,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张树义教授说。

人类冬眠是可能的

“让人冬眠实际上是一种生理仿生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学科交叉,应该从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角度同时研究。让人类冬眠,还需要与药理学联系起来,比如说我们注射什么样的药物,可以使人产生类似冬眠的特征。我想,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大工程,当然,它需要一个相当大的团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张树义教授说。
张树义教授主要研究翼手目动物——蝙蝠。他介绍说,从代谢的角度讲,蝙蝠冬眠时的呼吸及代谢都比正常的时候低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体温也很低。冬眠醒来后,与冬眠前相比,除了体重下降和脂肪减少之外,蝙蝠的身体从本质上没有大的变化。
“冬眠人”的出现,或许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一个让人冬眠的更有效的方法。

链接

冬眠可让濒危动物远离灭绝

有动物学家早就警告说,世界上每天有一个生物物种消失。本世纪内,将有10%的现存动物物种永远绝迹于地球。单是哺乳动物,大约每10年会有一个“种类”灭绝。难道濒危动物就永远消逝于地球吗?科学家们想出种种高招妙法,采用高新技术保存濒危动物。
人工冬眠动物学家研究部门正在筹造一种独特的“动物种子仓库”,在这个新颖的“仓库”里,既听不见兽吼鸟鸣,也看不到珍禽异兽,取代笼子和栅栏的是一排排整齐洁净的玻璃试管,各种珍禽异兽就长眠在试管里,试管被安放在冰库里。
“安眠”于试管里的动物“种子”,是取自动物体内的生殖细胞、胚胎细胞。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活细胞,掺上甘油、葡萄糖等保护物质,置于超低温环境下冷冻起来,便可长久保存下去。
能否使动物“种子”在进入人工冬眠时不被冻伤呢?动物学家应用了液氮冷冻技术。液氮可使活的细胞组织一下子降温到-196℃,因降温迅速,细胞液来不及凝结成大冰晶,只能形成极微小的冰粒,细胞膜也就完好无损。假使再用同样快的速度将冰融化,细胞便可“苏醒”过来,恢复原先的活力。
伦敦动物学家研究所在给动物做人工授精时,使用了几十种冷冻后复温的雄性生殖细胞,结果母兽都成功地怀了孕。美国野生生物研究会将冷冻过18个月的南非大羚羊胚胎“复活”,植入母体后,顺利产下一只20公斤重的羚羊幼崽。
用人工冬眠的高技术妙法,为挽救濒危动物展示了新的希望。将来,“动物种子仓库”可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长臂猿等种种珍奇动物,它们将一代接一代地生存繁衍下去。    (吕保民)

人作为自然的人,在冬天也可以生存下去。主要表现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会劳动,能够想办法保暖,并且找到食物。所以不需要冬眠,是一个生存的面对者。
现在有了一些方法来人工冬眠,是为了试图进行研究,或者试图将某些暂时无法治愈的疾病推往未来。

人类冬眠是可能的

  “让人冬眠实际上是一种生理仿生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学科交叉,应该从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角度同时研究。让人类冬眠,还需要与药理学联系起来,比如说我们注射什么样的药物,可以使人产生类似冬眠的特征。我想,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大工程,当然,它需要一个相当大的团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张树义教授说。

  张树义教授主要研究翼手目动物———蝙蝠。他介绍说,从代谢的角度讲,蝙蝠冬眠时的呼吸及代谢都比正常的时候低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体温也很低。冬眠醒来后,与冬眠前相比,除了体重下降和脂肪减少之外,蝙蝠的身体从本质上没有大的变化。

  “冬眠人”的出现,或许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一个让人冬眠的更有效的方法。

  ■原始新闻

  据报道,欧洲宇航局目前正在投入大笔资金研究让宇航员“冬眠”的太空科技项目,该项目被称为“太空旅行的圣杯”。一旦科学家发明出让人“冬眠”的方法,那么宇航员就可以在一种“假死状态”中进行为期数月甚至数年的太空旅行,根本不需要在太空船上消耗太多的生活必需品。欧洲宇航局科学家希望,如果这种“冬眠系统”及时发明出来,那么他们将在二○三三年发射飞船,派人类登陆火星。(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