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需科目怎么补考:SOS!!!请问谁知道喷门失迟缓症是什么病?紧急求教!谢谢各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17:35:56
我爸爸犯病十多年了,有时候吞咽困难,病发的时候喝水都吞不下,吃饭更不行!时好时坏!
前段时间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是喉到胃的关口开合不正常,胃镜要用力才伸得进去!检查后医生说不是喉咙长东西,不是癌症,不是息肉!而是一种很少见的病例!要做扩张手术!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病,请知道的专业人士给予指教!千恩万谢!

我所说的病名也许不对,只是听我们县医院的医生这样说,好象是“喷”字不要“口”字旁!

希望各位专家能解答我的疑问!感激不尽!!!

贲门失迟缓症
是由于Auerbach神经节数量减少或萎缩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异常松弛、食管体蠕动减弱所引发的疾患.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吞咽困难,未消化食物的反流,胸痛和体重下降等. 贲门失迟缓症并不常见,发病率在美国大约十万分之一,南美文献报道要高得多,可能是由于寄生虫感染神经所致;在国内贲门失迟缓症占同期食管疾病的1.9%~5.5%. 贲门失迟缓症病因仍未完全明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可能与神经失调有关,在许多这种疾病患者食管中,观察到Auerbach神经丛的节细胞退变或消失,这可能是其病理学基础. Janssens et al研究了此病患者食管末梢抑制神经和食管运动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抑制神经通路决定收缩的时间,兴奋神经通路主要决定收缩的幅度,但研究发现末梢神经的抑制率与食管平滑肌收缩的速率呈逆相关,即末梢神经抑制程度越高,食管平滑肌收缩速率越慢;同时对食管胃酸反流患者研究中发现,反流伴随食管平滑肌神经的抑制,而在正常人应是兴奋,因此作者认为是神经抑制通路的紊乱导致了吞咽困难等疾患. 以往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方法包括平滑肌松弛剂的药物治疗、气囊扩张和胸腹切开手术三种方式. 近年来国外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重点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进展.

  1 药物治疗

  给予抗胆碱能类药物,抑制迷走神经,舒张平滑肌张力,降低LES压力,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常用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硝酸甘油、亚硝酸戊酯、麦角胺等,还有钙泵拮抗剂. 这些药物均作用小且短暂,可作为一种姑息性的减缓症状的治疗手段. 另外,向LES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BOTOX)效果较好,反复治疗,能维持65%的有效率. 但由于多次注射,它可以损伤注射点粘膜下层组织,对手术切开造成很多困难,甚至穿孔,有报道7例BOTOX局部注射后患者行括约肌切开手术时有2例出现穿孔(29%). 因此,BOTOX应该作为一种保留手段,对那些无法手术(如高麻醉风险)、无法行气囊扩张(如S形食管)的患者使用.

  2 气囊扩张

  用扩张的方法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历史久远,早在17世纪人们就尝试用各种坚韧的物质,如鲸鱼骨、丝线、尼龙、浊乳袋等扩张食管下端的梗阻. 1898年Schrabory推出一种气囊式扩张器,1903年Plower改用水囊扩张,到了20世纪40年代改为金属探条、钡囊、水银囊、金属探开器等作扩张,1971年Vantrappen et al采用气囊扩张的方法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在荧光屏监视下用30mm~35mm聚乙烯气囊快速膨胀(在食管下端)并马上吞水溶性钡剂检查扩张效果同时检查有无穿孔. 一次扩张成功率在55%~70%,但多次扩张即可达到90%,在几个月中,逐步增加气囊大小,从30mm到40mm,扩张效果会更好,当然穿孔机会会增加.在缓解的吞咽患者,气囊扩张可降低静态LES压力低于1.33kPa. 由于Vantrappen的气囊扩张方法有效率很高,痛苦减轻,复发率降低,受到患者和内科医生的欢迎,使得很多患者为避免开胸、腹手术的并发症而选择非手术治疗措施. 此方法因此被广泛使用,成为替代手术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气囊扩张失败率很高并有10%~20%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6〕. 同时气囊扩张对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有效率低于50%,对青少年患者几乎无效. 有观点认为,气囊扩张后影响手术操作,使得手术更加困难.

  3 手术治疗

  贲门失迟缓症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史,至1913年Heller手术的问世,刷新了过去治疗本病的新纪录,并成为迄今仍被采用的基本手术. Heller手术要点是经胸或腹暴露扩张、狭窄的病段食管,根据狭窄长度,沿食管纵轴垂直切开食管端肌层约6cm,胃底端约3cm,切开总长度约 8cm~10cm,并在粘膜外剥离被切开的肌层,使达到食管周径的1/2. 外科的手术治疗较药物和气囊扩张有效,随机比较手术及气囊扩张的有效率为95%和65%,但由于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死亡和并发症,75%的患者更乐于行气囊扩张而不是手术,因此Heller手术一直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 由于90年代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运用这一腹腔镜行Heller手术.

  3.1 经腹行腹腔镜的Heller切开术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主刀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助手站在对侧. 建立人工气腹,脐上10mm trocar放入腹腔镜;右侧腋前线肋缘旁10mm trocar内扇形拉钩将肝右叶推开,暴露食管隔膜韧带;左右锁骨中线平脐置入2只10mm trocar,一把babcock钳从左侧牵开胃,右侧分离钳分离,2把5mm在上腹部的两侧中线,2只抓钳用来拉开食管肌肉组织和切开,食管切开操作与 Heller手术相同.

  3.2 经胸路行Heller切开术的方法,患者用双管气管插管麻醉,取右侧卧位,吸塌左肺后(单侧肺通气),在左6肋腋后线建立10mm cannle,放入腹腔镜,并在3肋腋中线(5mm) ,7肋腋中线(10mm),和6肋腋前线(5mm)放入trocars,必要时第5只trocar来拉隔膜. 操作同Heller手术,并在胸腔放一引流.

  3.3 经腹路较理想 ①腹路手术中,器械与食管平行,这样切开向上下扩展容易,而胸路则是垂直的. ②食管下括约肌大部在腹腔,腹路更易直接观察. ③扩张的食管往往扩展到右胸腔,从左胸暴露和分离很困难. 腹路中,将胃牵开,腹路很容易显露食管及其四周. ④腹腔镜手术麻醉简单,无需气管双管插管,无需将左肺吸塌. 不必放胸腔引流管,可减少疼痛,减少住院天数. ⑤如需术中内镜检查确定切开的远端准确界限,由于内镜检查需要向胃内冲入气体使胃膨胀,有可能导致脾包膜破裂,在胸路手术中无法观察到是否出血. ⑥如果需要中转常规手术,患者更愿意接受开腹而不是开胸. ⑦如果在括约肌切开的基础上,加抗反流措施,腹路非常容易.

  在过去40年中,外科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手术径路一直存有争议,北美最常用的是经胸行Heller括约肌切开术,而在南美、欧洲和国内经腹非常普及,解除梗阻有效率分别为89%和95%,同时术后食管穿孔发生率均小于1%. 常规手术很多医生认为开胸较开腹好,但在腹腔镜下行Heller手术,更多的医生喜欢经腹路而非经胸路,这与以往有所不同. 在腹腔镜下可行Heller手术,并可行更加复杂的抗反流措施,如Nissen, Toupet,等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外科可减少疼痛,术后的疤痕以及手术的并发症,使得手术治疗对患者非常具有吸引力. 大大改变了失迟缓症治疗的现状.

  3.4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Heller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括约肌切开不彻底和穿孔,Del et al经内镜应用术中食管测压法(intraoperative esophageal manometry IEM)检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前后的压力值,来判断括约肌切开的是否彻底,效果非常理想,同时内镜可确定切开的准确界限,可确保症状的解除. Kuster在腹腔镜Heller手术中,向食管下端的肌层用细针注射1∶100000的肾上腺素,具有止血的作用,使得手术视野清楚,操作容易,其22例手术无一例出现穿孔. Kathy et al用超声刀行括约肌切开,比电刀更安全可靠. 气囊扩张和Heller手术均可能造成穿孔,治疗穿孔的有效方法是经腹腔镜行穿孔修补,同时胃底折叠,目前无需开腹手术.

  贲门失迟缓症的原因是神经性的,但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机械性的扩张和手术,虽然腹腔镜手术这一新技术的引进使得手术的创伤减少,但治疗的思想没有进步,最理想的是解除病因,并用药物加以控制,这应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