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郭娅:求人物列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3/29 16:21:32
苏秦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刺客列传司马相如列传
每篇人物200字左右

http://guji.artx.cn/Article/2194_2279.html 上面有屈原贾生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苏秦列传
在这篇列传中,以苏秦为传主,兼及苏氏兄弟苏代和苏厉。苏秦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失败,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整一年,歃血于洹水之上,功成名就,佩带六国相印,煊赫一时,为纵横家杰出的代表人物。继而奔齐,为燕昭王反间,车裂而死。
苏秦游说六国,以赵为主,以合纵相亲为目的。针对不同对象,顺应其心意,指陈其利害,或激或励,或羞或诱,成竹在胸,使六国合纵缔约,使秦人闭函谷关达十五年,足见其胸中韬略和研习《阴符》之功效。

完璧归赵

1. 廉颇和蔺相如的出身如何?作者在文章的开首介绍两人的出身有什麼目的?
答: 两人的出身:
 廉颇出身尊贵,是赵国有名的大将,因军功被封为上卿,并以勇气闻於诸侯。
 蔺相如出身寒微,是宦官令缪贤的门下舍人。
介绍二人出身的目的:
 先让读者对二人有一个概略认识,
 透过对比,强调廉贵蔺贱,作为后来二人交恶和冲突的伏线。
 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后被拜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因早在第一段交代了蔺相如出身寒微,所以廉颇的不满便显得合理。

2. 赵国遇上了什麼的危机?赵国君臣如何反应?
答: 赵国的危机:
 秦王要求用十五城交换赵国和氏璧,若进行交换恐怕被秦王欺骗;若不交换又怕秦兵入侵。
赵国君臣的反应:
 他们一时定不出决策。於是想派人出使秦国,又找不到适当人选。

3. 宦者令缪贤为什麼觉得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
答: 缪贤推荐蔺相如给赵王,因为下列一事令他深信蔺相如是一名人才:
 缪贤曾犯了罪,激怒赵王,计划逃亡往燕,
 因为往日缪贤陪伴赵王出使燕国,燕王曾私下表示愿意和他结交;
 但蔺相如阻止缪贤,指出缪贤今日的处境和当日大大不同,当日他得赵王宠幸,但今时却得罪赵王,燕王不会因收留缪贤而罪赵王,自招烦恼,反而会把缪贤缚归赵国以讨赵王欢喜。
 相如建议缪贤向赵王请罪,结果缪照蔺的说话去做而得到赦免。
从这件事中,可知蔺相如才智过人。

4. 蔺相如如何分析赵国是否易璧的困难?
答:蔺相如的分析:
 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赵国不得不答应秦国的要求;
 如果赵国不答应秦国的要求,理亏的是赵国;
 如果秦国得到玉璧后不给城,理亏的是秦国;
 因此相如主张赵国应该答应秦国的要求,让秦国负起理亏的责任,免给秦国攻打赵国的藉口。

补充:
1.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肩膊
斧质:腰斩犯人的刑具
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曲: _____________
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蔺相如如何从完璧归赵一事中显示其智与勇?
答:从完璧归赵一事中显示其智:
 从秦王在内廷接见他,又把宝玉传给美人及近臣观看,知道秦王无意偿给赵国。
 蔺相如先称玉璧上有瑕疪,要指示给秦王看,巧妙地取回和氏璧。
 相如又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傧之礼,表示诚意,藉此拖延时间,并派随从换上平民服装,携和氏璧从小道回赵国。
从完璧归赵一事中显示其勇:
 相如夺回璧玉便倚在柱旁,怒责秦王无礼,并以头颅及璧玉俱碎於柱作要胁,使秦王为保玉璧不得不答应给赵城池。
 当他派人把璧玉送回赵国后,从容地面对秦王对他的惩罚。

补充:
1. 布衣:_____________
2. 逆强秦之驩;逆:___________;驩:______________
3.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礼节甚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倪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乃使其从者衣褐:从:音-_____,解作-________;衣:音-_______

渑池之会

6. 赵王往渑池赴约前廉颇有什麼部署?
答:廉颇事前的部署:
 廉颇已作好部署,如赵王三十日不还,便立太子为王,免受秦国以挟持赵王作威胁。
 廉颇在边境集结重兵,防止秦国来攻。

7. 试分别说明蔺相如在渑池之会怎样表现出他的机智和勇气。
答:机智方面:
 秦王群臣请赵王以___________作为给秦的献礼,相如立即要求秦王以___________为赵王献礼,针锋相对,绝不输亏。
勇气方面:
 以死来胁迫秦王击瓴,并且逼令秦国史官也记下此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

补充:
1.张目:________________;叱:__________________
2.左右皆靡:__________。
3.怿:音:____ 词义:____________。

负荆请罪/将相和

8. 渑池之会后,廉颇对蔺相如有什麼不满?他打算怎样对付蔺相如?
答: 廉颇不满蔺相如位在其上,因为他认为:
 蔺相如只是单凭________的功劳______竟在他之上。
 另外蔺相如出身__________,他不甘心地位比他低。
 廉颇宣言要侮辱蔺相如。

9. 蔺相如怎样面对廉颇的侮辱?为什麼他要这样做?两人结果如何?
答:蔺相如面对廉颇侮辱的方法:
 蔺相如忍辱负重,避与廉颇冲突:
 托词生病,避与廉颇争列上位;
 每当遇见廉颇,便远远掉转车子改道而行。
他这样做的原因:
 蔺相如深明大义,认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不能将相不和,使秦国有机可乘。
两人的结局:
 蔺相如宽弘器量,使廉颇折服, 深深悔疚。
 廉颇人虽鲁莽,但勇於改过,负荆请罪,二人结为________。
.

补充:
1.引车避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如虽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袒负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卒相与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刎颈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综合全文,试分析蔺相如、廉颇、赵惠文王及秦昭王的性格。
答:蔺相如的性格特徵
1. 有智谋:
 相如从利害观点分析,指出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获免罪。
 从决定要奉璧入秦和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见解。
 当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璧有瑕」为藉口取回玉璧,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璧玉送回赵国。
 渑池之会上,相如凭著急智,胁迫秦王击瓴,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保全了赵的体面。
2. 勇敢:
 他勇於向赵王自荐奉璧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
 在秦廷上,相如持璧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璧玉同归於尽,可见其勇气过人。
 璧玉送回赵国后,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屈服秦王,视死如归。
 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迫秦王击瓴,当秦臣想杀他时,相如以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色过人。
3. 爱国:
 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
 深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的恩怨为轻,爱国忘私。

廉颇的性格特徵:
1. 鲁莽善妒:
 只知自己立下很多战功,看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位高於自己,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
2. 有谋略:
 在「渑池之会」一事中,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作出军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3. 勇於改过:
 当知道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即负荆向蔺相如请罪,表现出勇於认错的精神。

赵惠王的性格特徵:
1. 谋略不足,为人怯弱:
 他对是否献璧犹豫不决,束手无策。秦王渑池之会又不敢赴约;在会中受欺凌,亦不见有任何的反抗的表现。
2. 从善如流,接纳意见:
 他肯接纳缪贤的意见,召见相如;接纳相如意见,任用他奉璧入秦;又接纳廉颇、蔺相如意见赴渑池之会。

秦昭王的性格:
1. 贪婪狡诈,性喜侵略:
 他恃著自己国力强大,逼使赵国献璧,根本没有给城交换的诚意。两次攻打赵国,杀伤过万,都显示出他的狡诈及侵略野心。
2. 著重利益,手段圆滑:
 他受相如愚弄,但考虑到杀相如亦终不能得璧,反而与赵交恶,所以完成礼节,送相如返国,凡事都著眼於实际利益。

作法特色

1. 预设伏笔
 文章一开始把两个主角带出,介绍赵、蔺的出身;使读者对二人有所认识,强调赵贵蔺贱,并为下文二人交恶及冲突,留下伏笔。
 以第三者(缪贤)介绍蔺相如的好处:
 蔺相如未出场即收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人注意。
 突出了蔺相如的才智,交代了他能出使的原因;
 更为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的出色表现作为铺垫。

2.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人物的性格:
(1)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透过缪贤的介绍,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
(2) 正面描写:
i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
 文中用「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一句,写蔺相大无畏的精神,神态活现。
 文中用「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至此也。」一句,写廉颇悔疚之心,刻划入微。
 秦王「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字,足见秦王戏侮赵王之心。
ii 通过人物的神情动态描写:
 文中用「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刻画出秦王得璧后那种忘形的心态和秦王目中无人的表现。
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三句话,将蔺相如的坚决愤怒的神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3. 反衬:
 文章一开始,用廉、蔺二人不同的出身地位作对照,廉颇是赵大将,蔺相如只是宦相缪贤的舍人。
 当秦王向赵国要求以十五城易璧时,赵王及各大臣束手无策,计不能定;但相如则冷静分析,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理论,同时自荐出使秦国,并保证必可完璧归赵,解决了赵国的国难。相如的表现与赵君、赵臣的成一大对比,突出了相如的智慧。
 从「负荆请罪」一事中,相如的门下食客因不能忍受相如处处回避廉颇对他的屈辱而要求去,正反衬出相如的宽大胸怀。

4. 一词多义:

例子 词性 词义
负:
1.肉袒负荆
2.决负约不偿城
3.秦贪,负其强
幸:
1.君幸於赵王
2.大王亦幸赦臣
3.则幸得脱矣
使:
1.遣一介之使
2.使不辱於诸侯
3.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4.使归赵
5.使人遗赵王书
观:
1.大王见臣列观
2.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顾:
1.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2.顾吾念之
引:
1.引赵使者蔺相如
2.左右欲引相如去
3.相如引车避匿
奏:
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2.相如奉璧奏秦王
急:
1.大王必欲急臣
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上:
1.臣乃敢上璧
2.位居我上
从:
臣从其计
臣乃使其从者衣褐
为:
1.廉颇为赵将伐齐
2.秦王善为秦声
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公之视秦将军孰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