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发廊女站街:什么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3/29 02:55:33

  通货膨胀的表现之一是物价上涨,此外还有其他方面,例如货币贬值等。

  一、定义:

  通货膨胀,指的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二、表现形式:

  一般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2、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3、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4、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5、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三、影响:

  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1、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2、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福利减少;

  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1)低收入者(拥有较少禀赋者)福利受损,高收入者(拥有较多禀赋者)却可以获益;

  2)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

  3)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

什么是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因为对通货膨胀下定义的角度不同.为了便于分析和理解,我们选取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的理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也等于说,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由于在社区这个经济模型中,名义价格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意味着货币的持续贬值.如果放任货币贬值,社区积分对版友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社会供给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区的对策是,利用积分押宝的高命中率和高回报率,来促使货币升值,通过这个对冲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过多导致太多货币追逐太少商品的状况;还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不管怎样,经济学家的一致意见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比较明显的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所以,低通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等,并列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同时,通货膨胀会导致名义收入不变的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和生活,因此,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

  就概念而言,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单个或少数商品价格的上升。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观察到所有商品价格同时上涨的情况,因此,需要用一些指标来衡量物价上涨的程度。目前国际通行的衡量物价的指标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批发价格指数(WPI)、GDP平减指数等。

  在定期公布的物价指数中,最主要的是CPI。它是判断通货膨胀的重要依据。但需要指出的是,判断和预测通货膨胀,不能简单盯住一个或几个价格指数的短期变化,有时物价指数的上涨,并不必然意味着发生通货膨胀。

  首先,物价指数有多种,通常它们是彼此联动的,但也存在变化相背的情况。比如,2005-2006年我国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长期居高不下,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比较低。上游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而下游的制造业企业却不敢涨价,甚至一直降价。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产品大多数处于买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压缩利润等方式,来化解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可见,在价格指数变化不一致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价指数判断通货膨胀,就会产生分歧。

  其次,任何物价指数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只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作为一个“篮子”,通过调查一定时期“篮子”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测算出物价指数的变化。因此,“篮子”里包括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它们所占的权重,就会直接影响物价指数的变化。

  以CPI为例。我国CPI商品和服务“篮子”的组成及其比重分别是:食品为33.2%,烟酒及用品为3.9%,衣着为9.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为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为10%,交通和通信为10.4%,娱乐教育文化为14.2%,居住为13.2%。食品的权重约为1/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的权重为7.5%,鲜蛋约为1%,粮食为3.1%。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我国CPI上涨的3.2%中,食品类商品就贡献了2.5个百分点。

  由于CPI“篮子”中,一些产品或服务(典型的如食品)的价格容易受到气候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因此,有人提出,剔除这些产品价格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核心CPI的概念。一旦剔除食品因素,我国今年上半年核心CPI只上涨了0.7%,大大低于CPI3.2%的涨幅。

  第三,物价指数是统计的结果,因此,会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干扰。比如,翘尾效应和时滞效应。

  统计数据大都以年为统计周期,而实际的经济运行都是跨年度延续的。因此,如果上个统计年度年末时一些经济指标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发生变化而上升,其后续影响将延及下一个统计年度,形成“翘尾效应”。据国家信息中心估算,2006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对2007年的影响大约有1.7个百分点;而2005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对2006年的影响只有0.5个百分点。

  时滞效应,是指任何统计数据的出台都晚于实际经济运行而形成的效应。以CPI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季度、半年度数据的时间,都是在统计周期结束后下个月的中下旬,公布年度数据则会更晚一些。从问题出现到数据上具体反映出来,有一个“时间差”,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实际经济运行的判断。

  由此可见,仅凭对一个或几个物价指数短期变化的观察,难以对通货膨胀,尤其是转折期的通货膨胀,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期。通货膨胀是不能直接与物价指数上涨划等号的。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和预测通货膨胀,还必须对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更深层次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起因,有需求拉动、成本推进、通胀预期等。综合这些因素,可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作一更加准确的判断。从成本角度看,一些生产资料价格高居不下,例如,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略有上升,国内粮食、肉类及禽蛋价格上涨。从需求角度看,目前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信贷增加过快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逆转。从通胀预期看,央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近期粮油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居民对物价预期延续上升的趋势,有44.3%的受调查居民认为物价会继续上行,加大了通胀惯性产生的可能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价指数上升,并不意味着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更不能仅仅从猪肉、蛋禽、方便面等食品的价格上涨中,得出发生通货膨胀的结论。但是,近期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对此,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予以应对。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