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生物生物科技:真假三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3/29 14:52:46
华佗为曹操看病,要砍开他的头颅
这件事有可能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麻沸散就那么厉害?
华佗的著作《青囊书》被狱卒妻所烧,真实性有多少?
《青囊书》到底有多少传世?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形象已大为走样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徐少锦先生和河北省平泉民族师范学校的林振清老师认为,华佗之死责任不全在曹操,两篇论文的发表,终于解开了华佗被杀的真正原因。

  曹操为何要杀掉华佗呢?《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可谓深入人心。在该书的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

  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华佗画像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华佗本为“士人”,入仕为官才是他的人生目标,从医仅是“业余爱好”。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时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名医弃医从政的例子很多。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

  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徐少锦的文章认为,同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入仕做官也是华佗的人生目标,从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但是,该书还记载,沛国相陈珪荐举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辟他做官,他都不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林振清在文章中指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华佗才气大,颇自负,认为陈珪、黄琬荐举的官职都不大,不肯为之。二是他已经迷恋上医学,不愿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鹿形

  走上从医道路后,华佗深以为耻,经常后悔,时刻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该书的《方技传》中写道,“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一语道破了华佗走上从医道路以后的心态。在行医的过程中,华佗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他的医术是高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在跟这些高官权贵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

  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两度要挟,意图求取官爵。

  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曹操的病果真那么严重了吗?

  据中医界人士讲,“头风”病确实比较顽固,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为神医,也未必有治愈的良策。但若说即使“恒事攻治”,也只能苟延岁月,死期将近,就未免危言耸听了,很明显有要挟的成分在内。

  在文章中,林振清认为,华佗正是想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官爵。曹操后来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

  于是,华佗便以收到家书,想回家小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对曹操进行再度要挟。曹操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罪伏诛。

  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回家后,曹操曾经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曾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是华佗还是不肯回来。

  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赐给四十斛小豆,并放宽期限;如果华佗说谎,就拘捕押送他回来。于是华佗就被交付许县监狱,审讯后本人认罪。荀彧替华佗向曹操求情,曹操不理,将华佗给处死了。

  华佗不但发明了“麻沸散”,还发明了五形戏

  曹操杀华佗是不是一时意气用事呢?判处华佗死刑有法律依据吗?

  曹操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以“动以王法从事”著称。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乃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律为基本准则。徐少锦在文章中指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主要是后者。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亏礼废节”之犯者要处以重刑,《汉书·申屠嘉传》便载有人“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的案例。“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

  华佗生平

  生平简介: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
  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
  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
  (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
  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
  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
  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
  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
  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
  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
  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
  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
  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
  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
  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
  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
  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
  脱疾苦。

  华佗高明之处,就是能批判地继承
  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
  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中国的医学到了
  春秋时代已经有辉煌的成就,而扁鹊对
  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
  的学问有可能从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
  同时,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
  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
  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
  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
  很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
  实地开创新的天地。例如当时他就发现
  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这类例子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
  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
  禽之戏”的创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
  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
  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暗
  杀,或者用于执弄,真正用于动手术治
  病的却没有。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
  验,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
  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
  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
  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据日
  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
  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
  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
  钱。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
  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
  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不能治愈的腹疾
  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
  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就施以外
  科手,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
  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
  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愈合,一个
  月左右,病就全好。华佗在当时已能做
  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
  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
  肚子痛。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
  也渐渐小了。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
  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病势凶
  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
  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
  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
  他的外科手,得到历代的推崇。明代陈
  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
  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
  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
  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
  副其实的。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
  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
  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
  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
  一生。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
  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
  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参考资料:百度网页--华佗

可能性不大
但是麻沸散就像今天的麻醉药
《青囊书》只留下两页,这是真的

我也不知道,但我这么想,其一华佗是神医传说不会少,其二,善恶都会有报应,神医的心血被一个普通人得到是机缘,而曹操要终日被病魔纠缠也是报应,这是理想的审美结局,人们需要这种结果,即使假的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