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油胶包边:人文综合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19 18:42:21
我刚考上大学,结果开学要考什么人文综合,请问人文综合是什么东西?
我应该怎么准备?

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太早;急于培养有用之材,忽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传授为主,内化不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艺术,但往往知识狭窄,能力畸形,缺乏较深厚的素养,特别是作为现代人的综合素养。其中,尤其是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艺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当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非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同感,我们的教育太缺乏人文了。甚至我们谈到今天的社会的时候,也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乏人文。

是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艺术,但是尤其更需要人文。

那末什么是人文?科学与人文是什么关系?社会科学是不是人文?文学艺术是不是人文?在今天的社会,我们看到,不仅理工科的学生,往往有知识,缺人文,社会学科的,甚至学文学艺术的学生也往往有知识、有艺术,缺人文!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各种”文化现象,显然就包括了先进的和落后的,科学的和愚昧的,优秀的和次劣的,健康的和病态的。

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

平时,我们习惯地把理科和工科以外的学科称为人文学科。其实并不准确。

知识大体可以分为科学和技术,文学和艺术,哲学和宗教等三个大的部分。科学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讲客观,讲规律,讲理性的。文学和艺术则主要是讲主观,讲情感,讲感性的。哲学和宗教,应该说主要就是讲人文。而且,这种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大量的渗透在文学和艺术之中,甚至大量的产生于文学和艺术之中,也渗透在社会科学之中。所以,人们往往把文学和艺术,甚至社会科学,看成是人文学科。其实人文精神也渗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之中。这里的关键是,渗透还是不渗透,渗透多少,这就同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渗透,这样的社会科学,甚至这样的文学和艺术,也是没有人文的,至少是缺乏人文的。事实上,文学和艺术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形式和内容。这里的内容,应该是人文的。但是,在有的社会、有的时期,它也可能是缺人文,不人文,甚至是反人文的。哲学总该是人文的了。但是如果哲学只讲方法论,甚至只讲“斗争的哲学”,那它也是不人文,甚至反人文的。又比如,医学,以人为对象,本来就始于人文,充满着人文。但是,当人们把它看成一种治疗“技术”的时候,往往反而缺乏人文了。所以,我们常常说,有的人有知识无文化,或者说,有艺术无文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文化指的就是文化中的先进部分、核心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

又回到这个问题上了:说得具体点,什么是人文?

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已有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即更多的人、更大的人群共同具有并更为稳定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则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和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反思于19、20世纪初的马克思、尼采、罗素所处的反思期,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时期。在发展期,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宣言则是人文走向法制化、国际化的标志,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是现代人文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并诞生两大观念:人文观念——尊重人;科学观念——尊重规律。紧接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等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遗憾的是,在这几次伟大的变革中,中华民族始终沉睡不醒。更糟糕的是,一觉醒来的时候,我们又往往把世界的一系列伟大变革,人类的许多共同文明成果,特别是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伟大成果,误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或资本主义的,长期加以否定、拒绝和抵制,极大地增加了我们转变过程中的阻力,也给我们民族历史进程留下许多空白和断层。更遗憾的是,这些误解、空白和断层长期内化在我们的教育之中,使我们的教育常常处于尴尬的地步,进而增加了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难度。我们醒来,却没有醒正。

现在,又发生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的实现,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的提升。

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只的是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

人权观念的诞生以及人权的法制化、人权法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人文真正确立的标志,是人文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作为现代人文思想,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本观念”,即“人本位”。人是社会的中心,人是衡量社会的尺度,“本位”者,标准也,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从君王为标准,到人为标准,或者说,从“君本位”到“人本位”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价值观的一次伟大转变,是约翰•洛克寻求社会规律的第一个伟大的发现。改变标准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约翰•洛克用了《政府论》的整个上篇,差不多100页的笔墨,以详尽的事实,犀利的逻辑,打破了桎梏人类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君权神授”。正如哥白尼、牛顿把颠倒了的“地心说”颠倒过来,建立了“日心说”一样,洛克则把颠倒的“君本位”颠倒过来,建立了“人本位”的伟大学说。从此,确立现代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

顺便说一句,洛克打破“君本位”,建立“人本位”,即人权思想的锐利武器,就是理性。洛克比牛顿大十来岁,但是他是牛顿的好朋友,莫逆之交。他深受牛顿的思想影响。牛顿是近代科学的集大成者,近代科学的诞生,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观念:规律意思和理性思维。洛克想,自然界如此有规律,有秩序,人类社会是不是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呢?“人本位”就是他研究人类社会规律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由此可见,洛克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又为科学提供了发展的方向:科学始终造福于人类,而不要给人类造成伤害。

第二,“个人观念”,即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哲学观念,是针对“君王主义”或“君本位”而言的。君王们,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君王们,总是打着“国家”“天下”“组织”“集体”之名,行专制主义之实。所以,“个人观念”也是针对专制主义而言的。是保护个人,反对专制的,特别是反对专制主义利用“国家”、“集体”、“组织”的名义侵犯个人的权利。在这里,对于专制主义而言,个人是神圣的,是伟大的,是不容侵犯的。在约翰•洛克们眼里,“人权”包括三个相关联的基本思想:第一,人权就是指个人的权利。第二是人权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三者不可分离的权利,“不可分离”,也就是三种权利一个也不能少,只讲生存权,不讲自由权,岂不成为动物保护法了,第三,人权是不可代替的,也是不可代表的,属于个人自己的权利,而且是天赋的权利,生而有之的权利。

人权是天赋的,是原生的,是生而有之的。而政府的权利,是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人权,自愿联合起来,授予的,是后天的,而且人民如果认为必要,比如人权得不到这个政府的保护的时候,可以随时收回政府的权力。“个人观念”,就是个人是根本,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及其这种权利能否得到保护,是衡量一切,包括组织、社会、尤其是政府的根本。孰轻孰重,孰本孰末,在一些国家,把它搞颠倒了。所以,个人的权利,常常并且是轻易的被剥夺了,还误认为是“顾全大局”,“牺牲小我”,是讲“道德”。结果,代表“大局”、“大我”的政府,政府官员,就可以堂而皇之、肆无忌惮的去“代表”他人的利益。结果,腐败成风,民无宁时。

“个人观念”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个人重于政府,人权大于主权。“个人观念”是约翰•洛克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我们需要来一次启蒙教育。

尊重个人,首先指的是国家,政府,那些有权力的机构,要尊重个人。有权力的机构尊重无权力的个人,这是人文思想的基点,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点,同时,尊重个人,是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个人,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也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正因为要尊重个人,所以任何人决不能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个人观念”,是一个神圣的、伟大的哲学观念。“个人观念”是同专制主义作斗争的伟大武器,所以为专制主义所不容。同时,“个人观念”也是道德的源泉。所以,提倡个人观念的国家,反而道德状况比提倡集体主义的国家更好些。因为“个人观念”告诉人们,自己有个人利益,要理直气壮的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不容别人侵犯;同样,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任何时候,决不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于是,“保护自己,不损害他人”就形成了社会的力量,社会的道德基础。

第三,“自由观念”,即“政府的唯一宗旨是保护个人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也是,或者说,首先是针对政府而言的,是针对有权力的机构而言的。人权是唯一天赋的、根本的权利。政府的权力是选民赋予的,其唯一宗旨,就是保护人的自由。当人民的自由得不到保护的时候,政府的权力就应当被取消,所以叫“人本位”,人,人的自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人的权利中,自由是最宝贵的,也是头等重要的。“自由观念”,首先也是针对政府而言的,规定了政府的唯一宗旨,就是保护人的自由。什么样的政府才能保护人自由呢?约翰•洛克及其后来的继承者们进一步指出,只有人民选举的政府,只有三权分立的政府,只有实行轮换制的政府,只有实行新闻自由的政府,也就是由“选举制”、“分权制衡制”、“轮换制”、“新闻自由制”构成的民主政府,才能成为保护人的自由的政府。

约翰•洛克们的伟大在于,不仅提出了伟大的观念,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种观念的制度保证,他们的伟大还在于,开创了治理社会的新理念:不是靠口号,不是靠提法,而是靠制度,靠一种相互制约的制度,靠一种人民能真正制约政府的制度。

“自由观念”,同时是指“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才能有自己的自由,争取自己的自由,决不损害他人的自由。怎样识别、判断是否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呢?人类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法:制定规则。制定以保护人的自由为宗旨的规则。这就是现代法制的基本观念,规则是保护人的自由的。于是,作为个人,违背规则也就是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就需要付出代价,受到惩罚。作为个人,遵守规则就是尊重他人的自由,也是尊重自己的自由。于是,规则意识,就成为自由国家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自由主义,决不像有些人歪曲的那样,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可见,“自由观念”既是反对专制主义的有力武器,也同样是社会良好道德的哲学基础。

科学与人文--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象征。

综合理科应该设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综合理科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制约,确立人文精神目标在当前对社会和学生个体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综合理科从现代社会的需要出发,打破了原有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界限,用全新的课程观,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自然地理等等学科,及其与此相关但又难以归类的边缘学科和边缘知识,从内容、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有机整合,编排成一门学科。它充分凸现了自然科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反映了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指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并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传统观念认为,综合理科和人文精神是毫不相关的。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隶属于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学科范畴,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分别属于两类不同的学科,这两类学科各自具有特定的价值,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只有在这两类学科中各自得到培养和激发。因此,以往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仅仅确立了综合理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没有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人教学目标。例如广东省编的《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与现代化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增强对自身、社会和现代科技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而在现代科学研究、现代学科研究和现代学科建设中,许多教育家和科学家都不再把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对立起来,不再把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截然割裂开来,不再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分割开来。休漠说过:"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但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事实上,在每一项科技成果和每一次科技进步中,甚至在每一项科技成果所导致的灾难中,都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两者在相互作用;它们有的是互相促进,也有的是互相制约,甚至互相背离。它们各具特色的关系给人类世界带来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效应,甚至涉及人类的生死存亡,所以,很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人教学目标。而且从当前社会和中小学生的现状分析,通过综合理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一、综合理科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

任何学科的以学目标,最基本之点,由该学科本身的构成和属性所决定的。虽然从表面上看,综合理科和科学精神紧密相关而与人文精神形同陌路,但通过对综合理科的许多内容和方法深人分析,不难发现,近、现代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在人文范畴内成长的。无数事实表明,人性是随着科学发现而一步步地提升的。科学,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是培养民族新观念、新精神的催化剂。新的科学知识一旦进人人们的认识结构,必然会同原有的认识结构发生作用,从而丰富、深化或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的自然属性作了最深刻的揭示,使人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上帝的创造物,而是由生物进化而成的,人的原罪也由此而不复存在。人们毋需在人间赎罪,而必须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它总是要提出新的概念,开拓新的传统,使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至整个文化传统发生巨大的变化,使人类能重新定位自己,进而拥有一个逐渐进步、更为深刻的人文观念,为人的生命寻为更有意义的人文价值。

影响人们观念的不仅仅是新的科学知识内容本身,还包括科学家对待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的一系列态度和精神。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行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科学家的任何科研活动都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活动一样,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许多科学家无论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在应用科研成果,甚至对自己生死存亡的态度上,都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人的理想的极大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执着追求。从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中,我们可以强烈地体会到他对近代科学思想中机械还原论思潮的不满,对现代社会中漠视人性的现象的深痛恶绝。他的思想一直被人们所称颂。许多科学家的一生,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如爱恩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诀反对使用原子弹。还有一些科学家苦苦寻求人生的理想,追求人生最高价值的实现,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如布鲁纳,为了坚持"日心说",在罗马监狱被关押八年,遭到宗教裁判所最严厉的审判,并被判处火刑。在临死前,只要亲吻升到他唇边的十字架,便可得救。但是他以他的生命捍卫了科学的真理,同时也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深深地蕴涵着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它们和科学知识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综合理科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态度,具有极大的效果和作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断定,综合理科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这也说明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人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综合理科应有的价值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尽管学科的属性并不随着人们的认识而转移,但它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不一定能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由于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目标的制订者在认识论、价值观和社会学上拥有不同的理念,因此,对综合理科的价值目标,就有不同的合取。所以,对于综合理科的价值定位非常重要。叶澜说过:"价值取向是人对宏观事物及自己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在实现事物价值的过程中,这是人唯一可以由自己作出选择的方面,是事物的价值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课程的价值定位,完全取决于课程设计者的目的和意图。尽管有许多科学知识可以促使人文观念的建立和深化,但在学校教学中不设立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科学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学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定位,便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如美国在五十年代进行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自然科学》这门学科,可是他们确立的学科的价值在于赶超苏联,争霸太空。因此,在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视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而放弃人文精神的目标。其结果,只能培养出追求纯科学、纯理性的科技精英,培养出为争霸太空而不择手段的科学狂人,而使整个世界承受难以预料的恶果。

怎样正确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人类经过了思考和选择,甚至付出了代价。任何科技成果的价值是中立的。如"克隆"技术,它可以克隆人的组织、器官,用于救死扶伤,但也可以克隆出很多战争狂人、经济大鳄,扰得天下大乱。又如原子能,可以用作医疗、能源,也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形象地表示,在新世纪的发展中,科学技术是桨,人文精神是舵。科学不能成为教育的唯一依据和唯一目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本身就需要人文精神的制约。在综合理科中,确立人文精神的目标的真谛,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学会对科技成果的正确选择、舍取和使用。还要求学生正确对待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追求纯科学的客观性、严密性和精确性,既有求真、求实,敢于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由此增加人类的幸福和力量的一面,又有排除一切人情世故,甚至冷漠地、残酷地对待人类,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律运行的一面。如果在人生的范畴内,摒弃了人性而追求纯粹的科学规律,势必造成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畸形。所以,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既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又要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坚定地捍卫人的感情、欲望和生命的尊严,并向科学提出挑战,反对理性扩张和科学对人的压抑。

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要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互相依存。没有科学精神方面的目标,学生的综合理科学习将失去最基本的意义,而人文精神也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文精神方面的目标,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能很好地把握科学精神,将来不能很好地造福于人类。两者的对立和缺乏,都将导致难以预料的灾难。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还要求这两者之间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爆炸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希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更为完善,层次更为提高,内容更为丰富,所以两者之间不能以削弱对方为前提,不以牺牲对方为代价,而双方都应该加强。表现在综合理科中,不仅仅在于建立比分科课程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学生掌握全方位、高层次、网络型的科学知识结构,更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素养,使他们理顺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人们产生更多的进步、安定的因素。

三、确立人文精神目标的社会价值和学生个体价值

确立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还取决于当前的社会与学生的需要。不和社会发展,人们的需要相联系的事物,都将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任何事物,肯定不会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越是为社会发展所必需,为学生成长所必需的教学目标,便越有价值。

自然科学在近代社会中一直突飞猛进。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广,知识的代谢率之高,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自从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论断之后,科学知识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扶摇直上,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它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学科。当前的中小学生拥有比任何年代的学生多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他们是道德水平却普遍下降,社会责任感降低,个人的成就感畸形发展,酗酒、吸毒、性乱等等恶习屡见不鲜,中小学生的自杀、凶杀案件不但没有减少,而在选择谋害对象上却越来越丧失人道,有的甚至残害双亲,作案的方法越来越"高明",运用了现代化科技知识手段。许多学生的精神无所皈依,人生的目标模糊不清,对自己的价值不能正确估量。这些造成了人类的个体危机,会导致人的异化、物化和兽化,结局相当可悲。

科技的高度发展还造成了人类世界危机。二战以后,科技发现一个紧接着一个,间隔越来越短,各个国家之间在高新科技方面的竞争越演越烈,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触目惊心:经济盲目增长,导致资源浪费、通货膨胀和过度消费;自然界毁坏,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南北贫富更加悬殊,东西对抗更加激烈,等等等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此可见,人们并未从科技增长中得到安定感和幸福感。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物质力量,足以在瞬间毁灭好几个地球,彻底毁灭人类。

解决这些危机,是当前世界上各国家、各个民族的当务之急。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究其原因,不在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也不在于人们的科学知识结构的缺陷,而在于人文精神的滑坡。由于学科教学目标的偏颇,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编排,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而极大地忽视了人的精神发展、精神需求,也严重地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其实,科学技术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人类无论发展到多高水平,都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健康走向。设置正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对综合理科全面的,有效的学习,使他们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中综合性地探究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使他们的社会理想,生存意识和自我实现得到升华。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当前社会所必需,为学生成长所必需,因此,也为学校教学所必需。这就决定了确立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的社会价值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我们对学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教学目标也由过去的单一目标向多重目标迈进。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同时,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双向平衡,协调发展。怀海特指出:"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现在,许多学科提倡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它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的发展观。它的最高境界,是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同和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自身解放。

又长知识了 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