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凌股份公司怎么样:王佐良翻译的培根的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5 18:14:09
王佐良翻译的培根的作品
论读书是比较著名的一篇,印象中至少见过三篇

前几段时间翻了翻王佐良文集,今天又看了周珏良文集里的几篇谈翻译的文章.

王周皆是外语界老前辈,虽都已作古,但给后人留下很多财富.二人在翻译文学上造诣深厚.

遍查两人文集中论文题目无一晦涩难懂.文章内容更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不像现在一些专家学者总想着标新立异,连文章题目都让人琢磨不透.

王佐良提出的翻译标准是"可靠","可读"."可靠"就是忠实,"可读"就是流利.这一提法我个人认为比较中肯,客观.王说翻译时要:
一. 辨证地看----尽可能地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
二. 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王先生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翻译的<<培根论说文集>>已成经典,迄今为之没有更好的译文可以与之媲美.随意一个句子王先生都可以翻译得既准确贴切,又符合汉语习惯,并且在没有改变原作意思,文体和口气的情况下,用最优美的汉语表达出来.王翻译的"温泉胜地"里有一个句子:These things are notorious.王把其翻译为”这等丑事,尽人皆知”,既是朗朗上口的汉语,又充分表达出来了notorious的含义.让人钦佩.相反后来人翻译的一些文章,尤其是汉译英更多的是对自己词汇的卖弄.

周珏良先生提出的翻译的步骤我觉得对于从事翻译的人是有指导价值的.周说:
一.先逐字逐句译出,不要少掉什么东西,不避免某些翻译腔.
二.抛开原文,只看译文,依原文风格〔简练,沉郁,俏皮等〕修改译文文字.这时会发现好多问题,往往是上下文呼应联系问题和整体风格问题.这遍修改完了,要求文字读起来越顺当越好.
三.再对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没.
四.放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再看.这时对原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阶段修改文字时曾因为原文还大都记得,觉得还顺当的许多地方,现在都通不过了,需要再修改文字.这时往往发现要象上文所说的加些字或减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文字的进一步修改就在此时.经过这一次修改,一般说译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写到这里,想想自己这几天看得一些学报里刊登的关于翻译方面的文章,大都是些无聊的东西.硬是把翻译和这儿和那儿结合起来.什么翻译什么什么的构建和建构了,又是和别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看了之后觉得索然无味,对于学习翻译的人来说更是一无用处.不由得不想想为什么这些年来外语资料如此丰富,而翻译的水平不见提高.朱生豪,王佐良,朱光潜等人的译文就好比是唐人写得唐诗,宋人做得宋词一样空前绝后.这两年翻译出版了很多书,好多都是你抄我我抄你,要么就是拙劣之作.而有的还冠冕堂皇得写着”最权威”的字样,人事部的<<三级笔译实务>>就是如此的一本书.

王佐良的培根随笔翻译真是经典,仿佛原文本来就是汉语写就,因而是汉语文学库中的一部分一样。
可惜王的培根译文我只散见若干篇,有结集成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