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风云在线观看:海马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19 22:01:07

一, 分类地位:
海马(Hippocampus sp.)的全称叫海马鱼,又称“落龙子”,是海龙的同类。海马隶属海龙目、海龙亚目、海龙科、海马属(Hippocamps),为近陆浅海中的小型鱼类,分布在我国海区的有冠海马(H,coronatus)、棘海马(H,histrix、大海马(H, kuda )、斑海马(H. trimaeutatus)、克氏海马(H,kell0ggi)及日本海马(H, japonicus)6种。养殖的种类主要是斑海马及大海马两种。斑海马体长一般为10- 17cm。体侧扁,头部似马头,腹部明显突出。躯干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尾较长渐细并向腹面卷曲,用以卷住海藻等作栖息用。吻细长,呈管状,口甚小,位于近头侧背方。头与驱干部成直角。
海马全身无鳞片,完全由骨环所包被。鱼体一般呈褐色,但随栖息环境的变化,体色可随之发生变化并与环境趋于一致。体侧第1、4、7体环的背方各有一黑色圆斑,故称三斑海马,这是分辨本种的主要特征。雄鱼尾部腹面具有1个特殊的袋状器官- 育儿袋。 大海马体形粗壮,体长12一23.5cm,腹部较膨大、头较大,近似直角。小棘发达,吻呈管状较粗大,体色较黑。日本海马体形较小,体长为4.5~9cm。吻管短小。腹部较膨大。体上各环以背侧棱棘最发达,骨环节突棘上有树枝状线状物。在遇到敌害发生拟态时,这种线状物会增加。海马是一种硬骨的小型鱼,身高6~20厘米,躯干垂直,腹部突出,尾细而卷曲,吻长呈管状,被棘状突起的环形骨质所包裹,头额高耸,形似马头而得名。世界上,最大的属太平洋海马,身高约30厘米,最小的属澳大利亚海马,身高不到3厘米。

二,海马的生殖

雄海马腹部有一个小袋,可用来装小海马.每次可装2000只小海马。海马孕期从10到25天不等。每当交配季节来临,“对上象”的雄海马与雌海马的尾部就会交织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这种交配动作使雌海马卵子巧妙地放到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雄海马也能够准确地接住卵子。海马的“爱情”之舞大约持续8个小时。交配前,雄海马下腹部的腹袋就会胀大,准备接受雌海马的卵。雌海马长着长长的产卵管,可将卵子排入雄海马的腹袋里。这些卵在爸爸的腹袋里经过数周后,便会孵化成小海马,准备诞生。这时雄海马就会用尾巴勾住一根结实的海草茎,不断地来回弯曲或伸展身体,尤如人类女性生育时阵痛时的痉挛。同时它们腹袋的口微微张开并逐渐扩大。随后,一只小海马从开口处喷了出来,雄海马不断痉挛,小海马也不断蹦出腹袋。小海马出生后马上升到水面吸气,让体内的鱼鳔充满空气。每只小海马约有1厘米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自行摄食水中的小生物,雄海马此时也巳精疲力竭。
出生之后,小海马的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照料并保护它们了。刚刚出生的小海马很是脆弱,它们不是被其它海洋动物吞食,就是被洋流冲离到有丰富微生物食物的地方。据统计,小海马的成活率不到千分之五,这是海马产下许多卵子的原因。以鱼类的平均水平,小海马的成活率还是较高的,这得益于雄海马的育儿袋。
海马对伴侣非常忠诚。澳大利亚生物学家阿曼达•文森特小组从 1989年开始研究海马的生活方式,他给每只海马挂上一条号码项链。研究发现,每天早上,雌海马总是在黎明前的几小时准时拜访雄海马。雌海马在海草丛中漫游,途中经过许多雄海马的领地,但她从不旁顾,直奔她的伴侣。打过招呼之后,海马“情侣”开始表演一种温柔的舞蹈,它们的尾巴缠绕在一起,在海草中“散步”。 尾卷附在海藻上,过着固定性生活。游泳时直立身体,摆动背鳍和胸鳍,游泳前进。到春天,雌海马在雄海马的育儿囊中产卵,经过50~60天,幼鱼会从育儿囊里出来。尾卷附在海藻上,过着固定性生活。游泳时直立身体,摆动背鳍和胸鳍,游泳前进。到春天,雌海马在雄海马的育儿囊中产卵,经过50~60天,幼鱼会从育儿囊里出来。
海马与其他鱼类的繁殖方式不一样,是由雄鱼孕育小鱼。繁殖时,雌雄海马的腹部紧靠,雄海马张开腹部皮肤两侧折成的育儿囊,雌海马就把卵产在育儿囊内,卵在囊中受精、孵化。随着胎儿的生长,雄海马的肚子逐渐膨胀,待小鱼发育完善,雄海马就开始分娩———雄海马将尾部卷住海藻,本能地靠腹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一仰一伏,把海马仔一尾接一尾地弹出。海马每胎可产仔百尾至上千尾,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马最大的育儿囊可容纳超过 1500个幼子。
1.栖息和运动海马因其拟态适应特性,习性也较特殊,喜栖于藻丛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带海区。海马的头部和躯干成直角,尾端常卷曲,靠扇动胸鳍和背鳍在水中直立游动,姿态优雅。性甚懒惰,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它物体上,随波逐流。即使为了摄食或其它原因暂时离开缠附物,游泳一段距离之后,又找到其它物体附着之上。海马的游泳姿势十分优美,鱼体直立水中,完全赖以背鳍和胸鳍高频率地作波状摆动(每秒钟10次)而作缓慢的游动(每分钟仅达1- 3m)。海马的活动一般多在白天(上午和下午),晚上则呈静止状态。海马在水质变劣、氧气不足或受敌害侵袭时,往往因咽肌收缩而发出咯咯的响声,这给养殖者发出“求救”的信号,但在摄食水面上的饵料时也会发声,应加以区别。
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水温:海马的适温范围,一般在12一32℃之间,最适水温为28.℃左 右。几种海马对水温的适应情况如表2- 8。
盐度:海马为广盐性鱼类,在10一3‰ 的盐度范围内均能生活。初生苗对盐度适应能力差,一般要求盐度在15‰以上。在长时间低盐环境中,亲海马不能正常繁殖,盐度在10‰以上方可。
溶解氧:海马的活动力虽然较弱,但对水中氧气的需要量却很大,一般要求溶氧在3m1/L以上,若溶氧低于2.5m1/L时,海马陷于缺氧状态,其表现一般是食欲减弱,浮头、呼吸加快而发声,以至乱撞,最后沉底死亡。育儿期的亲海马和幼海马对氧气的需要量更高。
光照:海马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光线太弱,不利于海马的活动和摄食,长时间光线太弱,海马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但也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光线太强,藻类大量繁殖,常会引起各种疾病。海马有趋光性,尤其幼苗较易趋光集群,应注意由此而造成的局部缺氧引起的死亡。海马适宜的光照范围在3000—6000lx。水的透明度以1.5m左右为宜。pH值:海马适宜的海水pH值在7.8—8.4之间。
3.摄食习性
海马是靠鳃盖和吻的伸张活动吞食食物,饵料的大小以不超过吻径为度。对饵料的种类和鲜度有一定选择性。海马的觅食视距仅为1m左右,所以饵料要投在经常群集处。自然海区海马主要摄食小型甲壳动物,主要有挠足类、蔓足类的藤壶幼体、虾类的幼体及成体、萤虾、糠虾和钩虾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摄食糠虾和樱虾效果最好,其次为足类和端足类。淡水枝角类等也可为食,但要注意避免因在海水中迅速死亡以污染水质。
海马的摄食量与水温、水质密切相关。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则摄食量大,消化快。水质不良时,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在正常条件下,海马的日摄食量约占体重的10%海马一次摄食量很大,同时耐饥性也很强,从初生苗到成鱼耐饥时间可达4—132天。
(三)海马从产苗后只经几个月的饲养,即可达到亲体大小。当然这也随着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以南方种类的生长为快。海马的寿命,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大海马达5年以上,体长达18cm,斑海马可达3年以上;日本海马2年以上,体长约8—9cm。
海马又名水马、马头鱼,属海龙科名贵药用经济鱼类,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海马之名。它体侧扁,腹部突出、尾端渐细且卷曲,体长6厘米~20厘米,身体无鳞,完全由骨质环所包围。在国外它主要分布于中东、印度、远东、澳大利亚和南美附近海域;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南海分布较广泛,多见于沿岸海藻丛生或岩礁多的海区。其种类较多,其中入药的海马主要有大海马、斑海马、刺海马、日本海马和克氏海马等品种。
长久以来,长着奇特外表、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海马一直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在古希腊传说中,海马是波塞冬王的车夫;而在中国,则被看作是爱的符号。它们高昂着骏马一般雄赳赳的头,长着一根灵巧的尾巴;一身坚硬而多节的皮肤,就像甲虫身披的铠甲。它们的眼睛像变色蜥蜴一样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扫射。有趣的是,虽然海马只是鱼的一种,但同其他的鱼不一样,甚至同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都不同,它们拥有一种神奇的特性——只有雄性才能够怀孕和产子!
海马最让人难以琢磨的原因:它们天生就是一群生活在水下的伪装大师。它们常常隐匿在厚厚的海草之中,只有那弯曲的小尾巴或者是眼睛发出的闪亮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暴露自己的行踪。对海马这种过着定居生活的鱼类来说,善于伪装意味着最有效的自我保护。它们当中有些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例如一条紫色的海马会因为四周冒出的气泡而立即在全身长出小斑点。如果生活在面积宽广的海域,海马会想方设法寻找任何可能的庇护所。美国佛罗里达海岸数百公里海草丛生的海域为它们提供了许多藏身之地。但与此同时,掠食者也常常在这里潜伏,海马只有采取更多的方法来保护自己。除了能改变身体颜色之外,它们的身上还会长出尖角,以便更容易抓住漂浮的海草,从而逃过敌人的视线。

海马的家族遍布全球,在绝大多数的浅海之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这些直立行走的独特鱼类虽然步调缓慢,但却四平八稳。它们的背鳍1秒钟可以摆动35次,让它们在迷宫一样的海草丛中照样能够行动自如。海马虽然既没有牙齿也没有胃,可每天还是要消化掉数千只浮游生物。它们往往会耐心地潜伏在猎物的周围,然后缓缓地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对准猎物猛吸一口。
海马令人着迷的还有它们的社会生活。在悉尼的一个海湾,这一小片海草丛生的海域,每年大约有100只海马从较深的地方游到这里,度过它们长达7个月的繁殖期.在这里,雄性海马是家庭的中心,每天它们都粘在固定的一片海草叶上,等候伴侣定时来问候早安。黎明时,雌海马开始了它们的例行拜访。尽管周围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雄海马,但雌海马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各自的伴侣身上。它们知道“丈夫”长得什么样,住在什么地方。初次见面以后,每一对“伴侣”都会跳一曲姿态优雅的舞蹈。“夫妻”俩将尾巴紧紧缠绕,迈着炫耀的舞步在海草中穿行。这种例行的仪式是维系“夫妻”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在整个繁殖季节里,有时甚至是一生中,它们都彼此挚爱,并且不容第三者插足。
但是同其他绝大多数动物不同的是,海马宝宝是从爸爸肚子里生出来的。雄性海马因为长有一个具有子宫功能的育儿袋而与众不同。在整个繁殖期,海马爸爸会孕育出上千只小海马。
很多人对此会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哺乳动物来说,雌性毫无疑问担负着生养后代的任务。然而,在动物王国中,仍然有包括海马在内的一些“超级奶爸”勇敢地承担着母亲的角色,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海马的近亲之一——海龙也是如此,雄性海龙将卵藏在肚腹上的皮肤褶折内进行孵化,而海马比它更进一步,采用育儿袋来完成这一工作。
海马不是马,为海龙科鱼类动物。其首如马,其身如虾,其背伛偻,长二三寸,雌雄为对,雄马怀胎育儿。海马是一种珍贵的动物药,海马入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常用服法为酒浸、晒干、研磨吞服等。
捕捞海马多用刺网、围网或拖网,加工方法简单,洗净晒干即可。配以当归、北芪、党参、淮山、杞子等中药和鸡肉炖汤,当作家常滋补品食用。
海马的生活异常有趣。其形态结构与鱼不一样,却为何列入鱼类?因它用鳃呼吸(长在头部的两膑),咀里吸进去含氧的水,经鳃片吸收,进入呼吸系统;食物通过吻,进入腹中;且终生在海水中生活,具备了鱼的特点。通常,鱼类游泳都保持水平的位置,可是,它体型特殊,头重脚轻,无法平衡;鳍短小,缺乏推进力,只得靠细长而卷曲的尾巴,在水中扇动背鳍,起稳定作用;排鳔中的含氧量,上升或不沉,姿态活像在“踵水”,在几米的范围内活动。它体呈黄褐色,与海藻色相宜,常躲在茂盛的海藻丛中,用尾巴附着,随海藻飘动;靠巧妙拟态,有效地防御敌害。它运用尾巴的功能,挨近小甲壳类(如水蚤、糖虾)以鳃盖和圆管状长吻的伸张活动而摄食之。
海马种群的延续,若将卵产在海藻上,退潮就会干枯而亡;若将卵产在海水中,则被其它动物吞掉。如何繁衍后代后?雄海马腹部肛门后面,有一个皮褶愈含成的“育儿囊”,雌海马将卵排放入囊受精。“育儿囊”内壁密布许多微血管,与胚胎的血管网相联,供应着胚胎发育过程中足够的养料。经10~20天孕育,雄海马将尾巴紧缠在海藻上,靠腹肌的收缩力量,一尾一尾地分娩小海马。
海马是卵生,从排卵到孵化出生,需60天。与众不同的是,雄海马尾部有两片皮褶形成的育婴囊。雌性海马一次排卵150至250个,它们小心翼翼地将海马卵排放在雄性海马的育婴囊中,而雄海马则担当起“母亲”孵化孩子的重任。两个月后,米粒大小的幼海马不断从父亲的育婴囊中游出。工作人员说,幼海马大约经过21天时间就茁壮成长到7厘米长,和父母体长差不多。一年可怀孕10多次,一胎少则生下几十只,多则生下数百只。有一种加勒比海马,堪称超生冠军:一胎竟能生下1500只小海马。 1.雌雄识别雄海马的尾部腹面有一育儿囊(位于肛门后端),该囊是当第一次生殖来临时,由尾部腹面左右伸出的皮招接合而成,只留未端小孔。雌鱼的泄殖腔未端在产卵期中也多少膨大,形成生殖乳突。此外,雄海马的个体一般比雌鱼稍大些。
2.性成熟时间海马的性成熟时间随种类、温度以及饵料状况而有不同。几种海马达到性成熟的时间,一般三斑海马为4- 10个月,大海马为9- 12个月,而日本海马为3- 8个月。同一种海马其性成熟期的时间范围波动较大,这主要与水温有关。以三斑海马为例,在适温的条件下,当年5月出生的鱼苗,到10月份(约5个月)使能发情繁殖。而8月份出生的,则往往要第二年3- 5月才能发情繁殖。其它海马也有相似情况。

3.繁殖率 海马的繁殖率依种类不同及营养条件优劣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海马成鱼具有繁殖能力的,如三斑海马和大海马约占20一80%;日本海马为50一80%。在良好的饲育条件下,亲海马一年(4- 11月,广东)能繁殖数胎至十几胎。每胎的产苗数,一般为数十尾至一千多尾,如三斑海马和大海马为数百尾至一千二百尾;日本海马为数十至四百尾左右。海马第一次性成熟的产苗量较少,以后逐渐增多。
4.繁殖期与繁殖方式 我国南方海马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 11月,其中以6- 9月为盛期,最高峰在7月。北方的产卵期则晚些,时间也较短。繁殖季节的水温为20一28℃,盛期为26一28℃。此时所产的鱼苗质量好,成活率高,生长也快,而其它季节则较差。在水温逐渐升高季节的鱼苗比下降时期繁殖的幼苗易于培育,所以从生产方面来说,每年应争取早培苗,以利海马生长。

在繁殖季节里,性成熟的雌、雄海马,往往在早晨发情,此时双双并列追逐,急速游泳,体表黑色素收缩退减而呈黄白色。待兴奋达高潮后,雌、雄鱼相互靠近,由并列转为相对游动,雄海马向腹部弯曲,使育儿囊的口部张开,并在此刻接受雌鱼送来的卵子并在育儿囊内受精。

5.发育受精卵在育儿囊肉经过8一20天的胚胎发育,最后形成小海马由雄鱼的育儿囊中产出。以日本海马为例,它的卵径为1- 1.5mm。初孵仔鱼约为3.5mm,体环还没出现。5mm时开始出现环节。8mm左右的仔鱼才产出育儿囊。但环节的发育还未完成,仅有4个体环和3个尾环的 突。海马生产仔鱼的过程也很有趣味,临产的雄鱼用尾部紧卷在海藻上,一伏一仰摆晃着,每次仰起压迫育儿囊的小孔开放而喷出一尾小海马,但有时伏、仰十几次才能生出一尾小鱼。初生的小海马即能独立卷曲在附近的海藻上,产完苗的雄海马又迅速发情交配。
三,海马的药用价值:
民间有“南方海马,北方人参”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海马有“暖水脑、壮阳道、治疗疮肿毒之功效”,对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疗效更为显著。其代表方剂有“海马汤”。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沿海地区的发展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和逐步增长的传统医药、宠物市场、旅游纪念品等的需求,海马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到令人关注的阶段,已有 32种海马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无食用价值,但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贵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镇静安神,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祛风散寒,溢阴补血,消炎止痛,强心止血等功能。主治神经衰弱,跌打损伤,哮咳伤咳,疔疮肿毒,小儿惊风和乳腺癌等疾病。对孕妇难产更是有奇效。据《医药研究》记载,它具有补肾壮阳、温通血脉、镇静安神、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可以主治肾虚、阳萎、遗尿、妇女宫冷不育、血崩难产、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神经衰弱、哮喘以及乳腺癌等多种疾病,故海马在中医药用上向来有特殊的地位,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国内外市场青睐。 海马味甘、咸、性温、入肾。补肾壮阳,散结,消肿,活血化瘀,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阳萎、遗尿有较好的功效;且可用于跌打损伤等。

海马是一种生物,专门生活在大海,以微生物和小虾为食物,海马一般由雄性来养育下一代,生活在珊瑚附近。海马也是一种药物,对人们有很大作用,在国外野生海马价格为200美元/斤,普遍养殖的海马也能卖到100元/斤,但养殖是很困难的。

海马是一种小鱼,但长的奇里古怪,头像马头,故而得名。它的身子像蝎子,总与头保持直角姿势,在海中直立游泳。长而弯曲的尾巴,可卷附在海藻上。它可以全身入药,有健身、补肾、催产、止痛、强心等功效。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称。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p/tpzt/200403150697.asp

海马是一种鱼类,为海龙科动物。一般体长10厘米左右,因头部有点象马,所以得名。生活在水域海藻丛中,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有健身、止痛、强心的作用。

海马 海龙 都是鱼类 其它海*都是哺乳或棘皮或腔肠动物等

云南 马龙县 位于滇中和滇东的结合部

目前的NBA自由球员中,恐怕只有41岁的“邮差” 马龙 才能够引起如此多的注意力

和其他多数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海马是由爸爸而不是妈妈负责“怀孕生仔”的!在雄性海马的腹部,有一个由两层皮膜折叠而成的育儿袋,形状就和袋鼠的育儿袋差不多,袋壁中充满大量血管,可以为“胎儿”供应足够的营养。每年谷雨过后,海马开始进入繁殖期,雄海马的育儿袋也逐渐由薄变大变厚。

在交配过程中,雌海马将突出的输卵管插入雄海马的育儿袋中,把成熟的卵一粒一粒地送进育儿袋。同时,雄海马也排出精子,与雌海马排出的卵子在育儿袋内完成结合受精。从此之后,“怀孕生仔”的任务就由雄海马独自承担了,而雌海马则跑出去到处“游山玩水”,不再过问此事了。大约经过20多天,进入分娩期以后,海马爸爸的育儿袋就会自动张开,随着它身体的不断来回弯曲和伸展,一只只小海马就出世了。

海 马

海马是海龙的同类。尾卷附在海藻上,过着固定性生活。游泳时直立身体,摆动背鳍和胸鳍,游泳前进。到春天,雌海马在雄海马的育儿囊中产卵,经过50~60天,幼鱼会从育儿囊里出来。
俗称龙落子,实际上是一种硬骨鱼,它的身体侧扁,弯曲,一般长15~30厘米,由于头非常酷似马头而得名。海马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由雄海马产子。所以,海马属于水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