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我有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9 15:00:26
"新政"的概念是什么?
预备仿行立宪呢???
中国同盟会又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设想的一个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一致:在总理下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中国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起义中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

武昌起义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提出的平均土地更有人反对,章炳麟等与黎元洪组建共和党。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辛亥革命后孙在南京成立的临时政府的九个成员中只有三个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

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1913年,袁世凯在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于11月4日下令将国民党强行解散。

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至于怎样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曾几何时,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都强调暴力革命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通史论著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近十余年来,基于改革开放的现实感召,加上中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与史学研究的深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视角重新审视清末“新政”的论著不断涌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与有关真相也渐次浮出水面。可以说,近十余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清末“新政”研究的突破。不过,在价值评判的层面上,又有人以批判“激进主义”、倡导“权威主义”或“保守主义”为名,偏爱改革而轻视革命,惋惜“新政”的中断而指责暴力反清斗争乃多此一举,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要性和合理性,由此引起的学术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清末预备立宪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于20世纪初进行的以仿行宪政为名的政治欺骗活动。其主要活动是设立咨政局与资政院,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设想的一个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一致:在总理下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中国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起义中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

武昌起义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提出的平均土地更有人反对,章炳麟等与黎元洪组建共和党。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辛亥革命后孙在南京成立的临时政府的九个成员中只有三个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

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1913年,袁世凯在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于11月4日下令将国民党强行解散。

慈禧的新政
[495] (2005-09-12)

不要以为新政是什么新名词,大清朝的慈禧太后就用过这玩意呢。义和团“扶清灭洋”,老太太以为凭神奇法术和勇敢精神就能战胜全世界。于是向英法德意比美日俄奥等列强宣战,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无畏”的一幕活剧,结果让八国联军打得屁滚尿流逃去西安。面对大厦将倾的局面,慈禧还是没有完全丧失理智的,她认识到了被其砍头的维新派在这个问题上多少有点道理,再走老路是无法向全国人民交待了。1901年初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了史称“新政上谕”的诏书,下令国家改革,她要求王公贵族,部臣疆吏“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这就是要施行“新政”。

回过头来看慈禧这个女人也不简单,1840年鸦片战争时号称“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大人都还以为洋人不吃中国的茶叶和大黄就会腹胀而死,洋人的腿不便弯曲而不善陆战呢。中国最明智最有见识的人物尚且如此,那对生于旧官僚家庭,大半生活在宫廷中的慈禧又能指望什么呢?咸丰将死之时英法联军占了北京,太平天国占了南京,整个清朝呈现的是即将崩溃的局面。慈禧一手发动政变打翻八大臣夺得大权,她信任曾胡左李等收拾洪秀全,到同治中期勉强也能称上“同治中兴”了,这的确是不同一般呢。尤其是后来大兴“洋务”,所作的变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在那样的背景下谁又能说自己一定能比她更开明?中国之所以没有全变成殖民地,难道她就没有一点功?嘿嘿,至少说明慈禧比印度王公要厉害吧。若不是她支持左宗棠收新疆,中国早就分裂了,她生前蒙古还是中国的一部分,慈禧太后对中国统一是有功有过,三七开。

虽然慈禧没有赞同光绪帝更为激进的维新,但这不等于她是个不会变通的人。遭受甲午和辛丑的失败之后,她的确又进入到了革新的道路上,提出“新政”即是证明。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如扩大了外派留学生的行动,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甚至包括那些最终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者在内。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这是惊天动地的呢,彻底改变了千年传统。如建立新式军队,可以说后来北洋军和革命军都源于此,中国在抗日时没有被日本一举打倒,多少也是因为慈禧当年打下了基础啊。嘿嘿。

尤为感人的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者,慈禧太后居然能部分接受“立宪”的观念,先命令五个大臣到英美等十三个国家考察,为国家立宪做准备。后于1906年颁布“仿行宪政”诏书,宣布以“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为改革目标。到了1908年时,清朝宣布“钦定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为期九年的预备立宪计划,准备在1909年召开各省的立宪会议,1910年召开全国立宪会议,1917年召开国会!今天的人也许看不起这一系列变革,可放到那个时代这无疑是具有爆炸性的决定。当时各省都有咨议会,这可不是为乡村级选举作准备,而是为全国性选举作准备!

当然“新政”虽新,在慈禧太后看来改革的步子已然走得够大了,可老百姓却对此有不同的意见。废除科举是好的,反对缠脚是好的,建立新军是好的,预备立宪更是好的,但老百姓觉得这些变化来得慢了,来得晚了。他们在过去的日子里逐渐的丧失了耐心,面对江河日下的国事,他们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太后以为日本立宪搞了二十年,大清用九年只能说是快了。然其他人却以为西方和日本早就办好了的事,为啥还要中国人等?况且在立宪的过程中进退反复,老百姓看不出这“新政”最终会给国家和自己带来多大的希望,也许只是个空头许愿罢了。既然如此那就得拿出鞭子来迫使统治者快些变,甚至通过革命来夺取变革的权力。

这样就造成了“辛亥革命”,慈禧太后早死三年没有看到这一切,她是幸运的,但她若真有知肯定也是后悔的,早知慢改就会革命造就共和,莫如快改早点立宪吧。其实付出代价的不光只是太后这等统治者,受害更深的是全国人民啊。革命破坏稳定,天下一场大乱,革命党、军阀们轮番登场,从那时起搞了近百年这“宪政”还是个问号。在这中间有几多互相厮杀,有几多外敌入侵。中国人是血流成河白骨成山,谁从中得到便宜了?!

要问谁之过,还得说是慈禧太后好心办坏事,她是有爱国心的,却是害了国。她看到了非“新政”不能救国,但走得太慢走得太晚,没有领先于局势,反而是落后于全国人民的愿望了。那些好的政策要么是缓二拍,要么是马后炮,要么是花架子,如此一来岂有不败之理?葬送了大清,也葬送了她本人。看来良药还得及时给病人吃,老摆个样子在熬药,却总不见药下口,这病人等得起么,恐怕是等不起的。

俺有时想,要是慈禧能顺应民意,要是袁世凯能顺应民意,要是蒋介石能顺应民意......何至于此啊。他们都有机会将中国推上民@主、自@由、富强之路,可他们都没能好好的把握机会。直到失去了,才来说什么一万年,悔之晚矣嘛,嘿嘿。往事并不如烟,前车之鉴不可不查。没有谁更喜欢流血革命,可你也得真正让人感觉到改良的希望,否则老拿什么新玩意来搪塞,躲得过今天,躲不过明天。介时统治者人头落地,老百姓也生灵涂炭,那就不是双赢,而是双输了。要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主动权还是在太后手里的。彭大将军说得对:中国农民真是好啊!可也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好的中国人民也会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揭竿而起,不是他们变坏了而是他们实在受不了。

苹果难胜

《联合早报网》

“预备立宪”主要活动是仿行宪政,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设立谘议局,中央成立资政院,发布《重大信条十九条》《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预备立宪

中国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置。又称筹备立宪。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次年,五大臣归国,拟出立宪方案。慈禧太后于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谕旨中宣布了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预备实行的时间是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预备内容是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悉明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这些措施实际是清末“新政”的内容。预备立宪谕旨颁布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11月,溥仪继位。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12月,16省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在1910年又3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亦要求1911年召开国会。清政府不得已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设想的一个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一致:在总理下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中国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1911年武昌起义中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

武昌起义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提出的平均土地更有人反对,章炳麟等与黎元洪组建共和党。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辛亥革命后孙在南京成立的临时政府的九个成员中只有三个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

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