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游戏礼包领取平台: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4 15:28:08

老子

中国的道教创始人是,张陵又叫张天师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是张陵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中国占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或者说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认为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和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

中国道教从创教的1800多年来,—直道脉不断,宗派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从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后,道教影响遍及东南业各国。如今,作为中国道教教理、教义主要来源的老子《道德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多的译本。老子有关“道”的理论,早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

张陵青城山创道教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张陵刚移居青城山天师洞的一个黄昏,与青城山一带分为八部鬼帅的巫教社团斗法。他在装扮上一是穿黄色道袍,佩剑,持印与戴符,之后被称为天师剑、天师印、天师符,成为天师道传教的最重要嫡传信物。青城山一带的巫教八部鬼帅、六大魔王斗法失败后,被禾师道改造与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就是当时斗法之后的传说。不过天师五斗米道在巴蜀等传道的过程中,也有一段与巫教鬼道相互影响渗透的过程。特别是张陵主子张鲁据汉中政教合一30年。

张陵在青城山站稳脚跟后,便开始了以巴蜀为中心的二十四治的传教活动和建立天师五斗米道的宗教社团组织。

建治之后,张陵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谓的洞天福地遍布中国传说中的修道大小名山。并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黄色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道戒律条等。

中国道教在东汉时太平道因“黄巾起义”失败受到严重打击转入传教的低潮,干家道和李家道都是家庭道影响范围和影响力较小,只有张陵的天师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传统的宗教。

应该是张陵

道教是中国早期封建社会形成的宗教,东汉顺帝时创立。四川是道教的发祥地。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即张道陵)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弃官退隐,先后在北邱山,龙虎山学道,然后转入四川,在今大邑的鹤鸣山,吸取当地氏羌人的巫术创立道派(五斗米道)。张陵将信徒组织起来,划分24个教区,即"二十四治"。这些教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川北和陕西汉中地区。此后,四川一直是道教的中心,历代出现许多有名的道士、保留着许多著名的道观。

道家的始祖是轩辕黄帝!!
老子(李耳)是道家的奠基人。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张道陵(有文献亦称张陵),五斗米道(即天师道、正一道)的创始人,也可称道教实际创始人。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后汉沛国丰县人。(一说是张良八世孙)。本来是太学书生,生性好学,博采五经,精研黄老之道,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曾任江州(今重庆)令,不久即弃官。先后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东)、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等地修炼。

汉顺帝(公元125-144在位)时,入鹤鸣山(也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创立了正一盟威天师道,作道书二十四篇,立二十四治,每治由祭酒分领,俗称五斗米道,为道教的正式形成之始,故称张道陵为祖天师。

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九月九日飞升,是为道教第一代天师,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封为“太师”,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加封为“三天扶教太法师”,宋理宗(公元1225-1264在位)封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道教学者称道教的“三张二葛”,其即为首“张”。)其后裔继承其道法世称张天师。

传奇与史实:

张道陵先在北邙山修道时,汉章帝(公元75—89在位)、汉和帝(公元89—105年在位)屡诏而不应,后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又与底子王长等从淮入赣,至云锦山再炼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现,后云锦山改名为龙虎山。

后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以余丹,及印,剑,都功符箓,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日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

思想与著述:

张道陵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老子》)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
撰有《老子想尔注》,一说该书为第三代天师张鲁托其名所作。
道教从创教的1800多年来,—直道脉不断,宗派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从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后,道教影响遍及东南业各国。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作为中国道教教理、教义主要来源的老子《道德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多的译本。老子有关“道”的理论,也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